一、选择题
1. (2017·濮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
C、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2. (2017·百色)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 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
3. 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显微镜
4. 小红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5. (2017?烟台)“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6. (2017?武汉)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7.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8.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
9. (2017?聊城)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食是光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1.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12.(2017?大连)“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3.一束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光路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要使反射光线经过P点,应将平面镜( )
A.向左平移
B.向右平移
C.顺时针转动
D.逆时针转动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1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16.“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
17.(2017?湖州)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图2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 (选填“图1”或“图2”)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18.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的原理;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
19.(2017?广元)小华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按如图调整完毕,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
(1)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根据这种成像原理设计的。
20.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______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21.请用光学有关知识回答。
(1)小科在台灯前学习时,玻璃台面“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则小科应将台灯移到 ___________(选“正前方”或“左臂外侧”)。
(2)将某透镜正对两个平行放置的“激光”手电筒,出现图甲情形。在该透镜左侧放置一根蜡烛(如图乙),为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 。
①放在A左侧 ②放在OC之间 ③放在C右侧 ④无论放哪儿都不能得到实像
22.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_____(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_____(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三、实验探究题
23.(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FON是____角(选填“入射”或“反射”)。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 此现象说明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反射角
300
300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24.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明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字母);
(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反生了______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到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6.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
27.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018七(下)科学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D
B
C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C
B
二、填空题
16.产生 传播
17.图2;远离
18.直线传播 折射
19.(1)C (2)投影仪
20.凸 远视
21.(1)左侧外臂 (2)④
22.凸 倒立 照相机
三、实验探究题
23.(1)反射
(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
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划、,测量并分析比较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24.(1)a、d、b、c (2)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25.(1)垂直 漫
(2)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或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
(3)不合理,小明没有把纸板F折转,再次观察纸板F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四、简答题
26.太阳光经雨滴发生折射形成各种单色光,各种单色光经雨滴的反射和折射后以不同角度射出,高度不同导致经雨滴折射进入人眼的单色光不同,数量巨大的雨滴最终导致各种单色光大量进入人眼,使人观察到彩虹。
27.(1)①B;②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不在;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