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小题狂刷07李商隐诗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小题狂刷07李商隐诗两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8 22: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锦瑟(sè) 琴弦(xuán) 惘(wǎng)然
B.马嵬(wěi) 未卜(bǔ) 华年(huá)
C.虎旅(lǚ) 杜鹃(juān) 四纪(jì)
D.晓筹(chóu) 宵柝(chì) 驻(zhù)马
【答案】C
【解析】A项,“弦”应读xián;B项,“嵬”应读wéi;D项,“柝”应读t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九州 驻马 防患未然 心心相印
B.无端 沧海 闪烁其辞 蓝田生玉
C.徒闻 造诣 觥筹交错 风平浪净
D.怅惘 杜鹃 抱关击柝 梦笔生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净—静。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爱慕异性的心情)
B.无复鸡人报晓筹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头。端,东西的头)
D.当时七夕笑牵牛 (七夕:七个夜晚。夕,泛指晚上)
【答案】B
【解析】A项,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C项,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D项,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4.从抒情方法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B.望帝春心托杜鹃
C.此情可待成追忆 D.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A项,用锦瑟来象征进行抒情;B和D都是用典抒情。
5.下列对《锦瑟》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借物起兴,引发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联想。
B.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庄周梦蝶”隐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杜宇啼血,与锦瑟毫无关联。
C.颈联上句诗人笔下,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下句诗人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做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D.尾联收束全篇,明确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华年”相呼应。诗人用两句话写出了几层曲折,而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答案】B
6.对《马嵬(其二)》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想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笑牛郎织女不如他和杨贵妃可以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当时”并不是指“在这危急之时”,而是指“当年”。“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当年牛郎织女一年只能会面一次。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是一种乐器,有的人认为本诗是一首无题诗,有的人认为“锦瑟”与内容无关。
B.《马嵬》(其二)为咏史诗,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
C.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表达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美,而在李商隐《无题》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是“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思念和无穷无尽的别恨。”
D.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思是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
【答案】A
【解析】B项,“杨玉环”之前的逗号应为顿号;C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D项,“庄生晓梦迷蝴蝶”应加上引号。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3.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3处错误(包括标点),并加以改正(错处只填序号)。
(1)李商隐十岁那年,父亲在幕府中去世。(2)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3)虽在故乡,却情同外来的逃荒者。(4)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羸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5)但同时也促使他想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错处
修改
?
?
?
?
?
?
【答案】
错处
修改
(2)
句号放在括号后边
(3)
“外来的”去掉
(4)
“或者”改为“或许”
【解析】(2)句中“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是引用《祭裴氏姊文》中的话,所以括号应该放在引用句后面,句号在最后。(3)句中“外来的”属于赘余,直接删去。(4)句中的“或者”表示另一种情况,但文段中是表示猜测的意思,所以应该改为“或许”。
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颔联、颈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
月榭故香因雨发,       。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别树羁雌昨夜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B.风帘残烛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C.残烛风帘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D.昨夜别树羁雌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答案】A
【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 A 项最为恰当。
5.一位作家运用李商隐《锦瑟》的词语,创作了一副对联,其中上联是“庄生追忆春心泪”,下联由“晓、迷托、望帝、烟、梦”组成,请运用这5个词语补全这一对联。
上联:庄生追忆春心泪
下联:______________
【答案】望帝迷托晓梦烟(望帝迷托晓烟梦)
6.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 ;读李商隐, ;读李商隐, 。
【答案】示例 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我懂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是一种智慧的借鉴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引用的诗文必须是李商隐的,所领悟的情感应深刻真挚,并且与诗句联系紧密。
7.把下面的语句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使之前后连贯,文意贯通。(只写序号)
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 ① ,不会句句都用典故。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 ② 。但是,李商隐的诗, ③ ,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他在诗中运用典故, ④ 。 ⑤ ,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
①诗意也就明白了
②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③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
④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
⑤不过偶尔用一二处
【答案】⑤①④③②
【解析】“诗意还是不易了解”是中心意思,“但是”前的句子通过对照而突出“不易了解”这个意思,“因为”后的句子通过分析而阐释这个中心。据此可以排出来。
1.【2017年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答案】示例 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B.“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C.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表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B项,“以围绕……为重点”句式杂糅。C项,“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形成最终方案”中途易辙。D项,“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奇葩”主宾搭配不当。
3.【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答案】示例 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4.【2014年高考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案】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