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 外国经典小说阅读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在甲板的天篷下面
[美]杰克·伦敦
卡鲁塞尔斯小姐简直是美得惊人,她迷住了周围的每一个男人。她又是一个骄傲的女人。种族的骄傲,门第的骄傲,性别的骄傲,权利的骄傲——她都占全了,这是一种又奇怪、又任性、又可怕的骄傲。
在科伦坡的一天早上,在甲板的天蓬下面,卡鲁赛尔斯小姐召来船长本特利,叫那群给游客表演泅水的当地小孩都到上层甲板上来比赛。她把我们的零钱全收罗过去,亲自把它们一个一个或者一把一把地扔下海,并且规定捞不着的要挨骂,捞得巧妙的会得到额外赏赐。
有个小家伙最出色,他对天鹅入水式非常在行,我从没见过比他跳得更美的人。这个孩子一次次地这样跳,我们都很喜欢看,特别是卡鲁赛尔斯小姐。他至多不过十二三岁,是一个美丽的孩子,好像一个身体柔软的少年神仙的青铜塑像,几乎全身都射出了生命的光辉。他的皮肤闪烁着生命,眼睛里充满了炽热的生命,我几乎听到了生命从他身体里爆裂的声音。一瞧见他,就像闻到一股臭氧的气味——他就是这样新鲜,这样身体健康、精神焕发,这样粗野奔放。
突然这些孩子拼命奔向舷门,用他们最快的姿势游水,乱糟糟地、手脚不停地打得水花四溅,脸上充满了恐怖,一蹿一跳地爬出水面。
“怎么回事?”卡鲁赛尔斯小姐问道。
“大概是鲨鱼。”船长本特利回答道。
“他们怕鲨鱼吗?”她问道。
“难道你不怕吗?”他反问道。
她耸耸肩膀,噘了一下嘴。“无论给我什么,我也不敢到可能有鲨鱼的地方去冒险,”她说完又耸了下肩,“它们太可怕了!”
这时,那些小孩全走上了甲板,表演结束了,船长本特利就叫他们下船。可是,她拦住了他,“等一会儿,船长。我一向听说这儿的土人不怕鲨鱼。”
她把那个会天鹅入水式的小孩喊到身边,要他再跳水。他摇摇头,那群孩子笑了起来,觉得好像是在开玩笑。
“有鲨鱼。”他指着水面说。
“不,”她说,“没有鲨鱼。”
可是,他肯定地点着头,站在他后面的那些小孩子也同样肯定地点着头。
“没有,没有,没有。”她叫道。接着她就对我们说,“谁愿意借给我半个克朗和一个金镑?”
我们立刻掏出了许多克朗和金镑,她从邓尼森手里接过了两个硬币。
她举起那个半克朗给孩子们瞧。可是谁也没有准备跳下去。她把这个半克朗扔下了海。他们望着这个银币飞下去,脸上都带着惋惜渴望的神气,不过谁也没有跟着一块下去。
“千万别用那个金镑来引诱他们。”邓尼森低声对她说。
她一点也不理睬,反而用这个金币在那个会天鹅入水式的小孩子眼前晃来晃去。
“不能这样。”船长本特利说道。可是她却笑了起来,仍然引诱着那个孩子。
“别引诱他。”邓尼森坚决地劝她。“这对于他是一笔大钱,他可能跳下去的。”
她转过身来对着那个孩子,又把那枚金镑举到他眼前。接着,她做了一个要扔出去的样子,这时,那个孩子好像不由自主似地向栏杆跑去,可是伙伴们的大声责备又把他拦住了,他们的声音还带着愤怒。
“我知道你不过是在逗着玩,”邓尼森说道,“你愿意怎么逗他就怎么逗他好了,不过,看在老天面上,千万别扔出去。”
话音未落,那个金币一下就从天篷的影子下飞到了耀眼的太阳光里,在半空中划了一道亮晶晶的弧形。大家还没来得及把那个小孩抓住,他就翻过了栏杆,非常美妙地弯着身体随着那个钱下去了。两个同时都在半空里,很好看。金镑破水而入,那个小孩子也在同一个地方,而且几乎在同一刹那,几乎连声音都没有地钻到水里。
水很清,从上面望下去,什么都清清楚楚。那条鲨鱼很大,一下子就把那孩子咬成了两半。
第一个开口的是卡鲁塞尔斯小姐。她的脸白得跟死人一样。
“我……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一面说,一面发出一种短促的、神经质的笑声。
她的全部骄傲都在勉力使她能克制自己。她有气无力地瞧着邓尼森,她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可怕的难过神色,她的嘴唇一直在哆嗦着。
“邓尼森先生,”她说道,“你愿意扶我下去吗?”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凝神注视的方向,他连眼皮也没有动一动。船上一片沉默。
她转过身子,打算镇静地走下甲板。走了不过二十尺,她就摇晃起来,用手扶着墙以免栽倒。后来,她就这样走下去,用手扶着舱板,慢腾腾地走开了。
(节选自《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杰克·伦敦》,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介绍卡鲁塞尔斯小姐有一种“又奇怪、又任性、又可怕的骄傲”,暗示读者她的这些性格特点将会对情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B.表演跳水的小孩全身焕发着生命的光辉,作者对他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原始生命力的喜爱和赞美。
C.小说对那群表演泅水的小孩的神态描写非常细致,既有对金钱的渴望,也有对鲨鱼的惧怕,还有对卡鲁塞尔斯小姐的愤怒,非常生动真实。
D.小孩被鲨鱼咬死后,卡鲁塞尔斯小姐脸色苍白,身体摇晃,显出难过的神色,这说明她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悔恨和痛苦,是个良知未泯的人。
E.小说中把跳水的小孩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与其被鲨鱼吞噬的悲惨遭遇作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也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2.小说从哪些方面塑造了卡鲁塞尔斯小姐美丽而又高傲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题目“在甲板的天篷下面”有何用意?请结合小说内容试作探究。
【参考答案】
1.CD
2.①小说开头写周围每一个男人对卡鲁塞尔斯小姐都很着迷,来体现她“美得惊人”;②卡鲁塞尔斯小姐收罗男人们的零钱,用其驱使小孩表演跳水,再对小孩予以赏赐,表现出她的骄傲;③鲨鱼出现,孩子们不愿下水,而卡鲁塞尔斯小姐却不听众人劝阻执意用金镑诱惑小孩跳水,更体现出她“又古怪、又任性、又可怕”的骄傲。
3.①从表面看,甲板的天篷下面是小说中人物开展活动的场景,②从深层看,这一题目指向小说主旨。
【试题分析】
这表明他为小孩被鲨鱼咬死后的一种难过和伤心。故选CD。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探究文章的主旨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文中的内容进行解释,答题时注意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角度的不同,主旨可能不同,不揭示人性的丑陋是从人物的形象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金钱的罪恶是从人物的性格形成的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医生的职责
【澳大利亚】斯蒂芬·凯伦 张维(编译)
诺顿将新来的病人领进诊室,对索勒大夫说:“大夫,这个病人好像受到了惊吓,总是惶恐不安。他是保加利亚人,英语说得不好。因为你也是保加利亚人,院长让我把他带到你这儿。”
“交给我吧。”索勒大夫点点头,诺顿便离开了诊室。新来的病人白发苍苍,他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不一会儿全身就哆嗦起来,然后他颤巍巍地举起左臂遮住了自己的脸。
索勒医生操着保加利亚语对他说:“请坐,你不用害怕。我叫索勒·格鲍尔,你的主治医生。”
熟悉的乡音使病人感到宽慰,他坐下来,探过身子低声地问道:“真高兴听到我们自己的语言,大夫,你是我们的同胞吗?”
“我也是保加利亚人。”索勒医生点点头。
“谢天谢地!”病人舒了口气。紧接着他又变得惊慌起来:“索勒大夫,他们穷追不舍,想杀死我。我吃不下、睡不着。昨天有人跟踪了我一整天,他们也许会对我下毒。索勒大夫,救救我,我不想死……”
“你在这里很安全,没人想杀死你!”索勒大夫平静地告诉他。
“他们会的,他们一定会杀死我!”病人坚持说道。
索勒知道要想解开病人的心结,就应该了解问题的实质:“他们是谁?”
“是那些犹太人!我是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当年曾是索菲亚一个集中营的司令官,这些犹太人一直追踪我来到了澳大利亚,他们要杀死我……”
索勒大夫默默地坐在那里倾听着病人近似呻吟的诉说,过了一会儿,他大声地对病人说道:“好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你可以走了!”
“谢谢,谢谢!”扎卡洛夫很感激。索勒大夫起身按铃,诺顿进来领走病人。病人刚一离开,索勒大夫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全身上下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当年他和家人在集中营里惨遭迫害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他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就像当年在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集中营里目睹亲人惨死时那样无声地抽泣着。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亲眼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姐姐被处死的情景。也不知哭了多久,索勒慢慢地抬起头来,咬牙切齿地说道:“苍天有眼,这个该死的恶魔终于落到我的手上,我要亲手杀死他,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说着,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药瓶,把它和一管注射器放进一个小盒子里。可是他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幅《希波克拉底誓言》,不禁愣住了,脑中又闪出了在医科大学宣誓的那个场景,他想:“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怎么能害死我的病人呢?”索勒医生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整个下午,索勒大夫一直坐在那里没动,内心深处,医生的职责和复仇的欲望交织在一起,让他不能自拔。
临近下班,索勒医生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把它们放回原处,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这天晚上索勒大夫彻夜未眠,少年时代在集中营里遭受的苦难像演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天快亮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忽然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把他惊醒。
索勒大夫打开门,看到诺顿站在那里。“不好了,新来的病人出事了!”诺顿惊慌失措地说道。
“他怎么啦?”
“我想可能是我的话刺激了他!”诺顿说。
“到底怎么回事?”索勒大夫很着急。
“昨天下午我送他回病房,曾经比划着告诉他,你当年曾在索菲亚的集中营里呆过。他似乎听懂了我的话,问我你为什么被关进集中营。我告诉他是保加利亚的纳粹分子把你一家投入了集中营,因为你是犹太人。”
“他听后什么反应?”索勒大夫问。
“他一声不吭,不过脸色非常难看,当时我也没在意。今天早上我去他病房,发现他倒在血泊中。他割断了自己的静脉,身边还留着一张纸条。”
索勒大夫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用保加利亚文写着:“假如有来生,我再也不会做过去的那些事情了,医生,对不起,请饶恕我们这些罪人吧!”
尽管索勒大夫有一种解脱感,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内心深处多少也感到了一些内疚,他赶紧对诺顿说:“快带我去他那儿,我们要救活他,绝不能让他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通过言行、外貌、心理描写,刻画了索勒医生这一典型的战争受害者的形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的心理创伤。
B.临近下班,索勒医生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并把它们放回原处,这一细节表明他已经彻底地原谅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
C.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用“近似呻吟”的语气诉说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表明他年老体衰、惊恐万分并对自己曾经的罪行感到羞愧。
D.诺顿无意中说出索勒医生是犹太人而且是集中营幸存者,这可能会使科洛内尔·扎卡洛夫感到内疚,并作出反省。
2.小说主人公索勒医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作为曾经的战犯,科洛内尔?扎卡洛夫是否值得原谅?说说你的观点,并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1.AB
【解析】A项,没有对索勒医生进行外貌描写;B项,细节表明索勒医生内心的职责暂时占了上风,实际上他仍然对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罪行耿耿于怀。
2.①坚守职业道德。索勒医生哪怕知道病人是杀害自己亲人的仇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复仇,并在得知病人割腕后履行医生的职责,赶去救治。②善良,富有宽容之心。索勒医生得知仇人割腕自杀后,没有感到高兴,还打算救活仇人。③细心。索勒医生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谈话就发现病人有心结,并试图了解问题实质来解开心结。
3.观点一:不值得原谅。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夺去了索勒医生父母、姐姐等人的生命,非常残忍。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残暴行径也给索勒医生等幸存者留下了一生都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
观点二:值得原谅。科洛内尔?扎卡洛夫被犹太人追杀,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已经受到了惩罚。他认识到了过去的罪恶,向受害者道歉,最后自杀谢罪,作出了真诚的忏悔。
【解析】小说中共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