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古诗四首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王维
王维,字摩洁,唐山水田园诗人,“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附属国远在居延之外。居延,地名。注释: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注释:
⑺长河:即黄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⑽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此处“间”字必须为平声。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注释: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作俑者。注释: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移舟:划动小船
3.泊:停船靠岸。
4.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5.客:指作者自己。
6.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7.野:原野。
8.旷:空阔远大。
9.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0.近:亲近。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的小小沙洲。这时候,面对着茫茫暮色,旧愁未了,新愁又涌上心头。望着无边无际的旷野,那天,好像比树还低沉;由于江水清清白白,那月亮,使人更加感到亲切近人。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大诗人。晚年定居于洛阳香山寺,号“香山居士”。白氏诗风以平易通俗著称,连绵流畅,引人入胜。 仔细品味这四首诗,想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