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3 月球与月相(同步练习+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3 月球与月相(同步练习+教案+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2-16 15:27:0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三节 月球与月相
之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日食的成因
日食(solar eclipse)的概念 :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看到的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日食的成因
由于月球遮蔽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日食的类型
1)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发生
2)月球挡住了部分的太阳光时,发生
3)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发生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日食
日环食
日出时的日偏食。1998年8月摄于加拿大的新斯科舍。
日偏食。图中太阳黑子清晰可见。2.5英寸折射望远镜摄于1999年2月16日。
日偏食的全过程。图中太阳黑子清晰可见,还有卷云出现。114mm Tasco望远镜摄于1998年8月22日厦门。
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
1)将“太阳”贴在一同学头上并让他站立不动;
2)另一人右手握拳并贴上“月球”,站于“太阳”对面一定距离处;
3)用左手掩住自己一眼,另一眼为地球上的观察者;
4)使右手从右侧向眼前移动至左侧,观察所见到的对面圆纸“太阳”的情况;
5)两人互换,重复以上各步。
月食和月食的成因
活动:重做刚才实验,把两人相对而站改成同向站立,并让作“太阳”的同学手持手电筒作“太阳”;另一人仍以头作地球,拳为月球逆时针转。
交流:
月食是指
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月食的形成是由于
        地球遮掩太阳光,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区而形成的。
月食有    和    两种类型。
月全食   月偏食
月食
月全食
月食全过程
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讨论:
1、看到月食和日食的时间长短一样吗?
2、日食和月食都是漆黑一片吗?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样的?
3、日食和月食最初出现在哪一侧?
4、发生日食和月食时,日、月、地三者位置分别是怎样的?
5、日食和月食应出现在什么时候?(知识延伸,根据情况,选择讨论。)
日食和月食的比较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地球上的可见范围 地球上可以看见持续的时间 先亏的方向
类型 看到的样子
发生的时间
日食 日月地地月日 部分地区 几分钟 先亏西 三种 旁边有日冕
初一 新月(朔)
月食 日地月月地日 半个地球以上 一个多小时 先亏东 二种 暗弱的古铜色 十五 满月(望)
小结
人类飞向宇宙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巩固与练习
1、请完成学案中的练习;
2、说说学了本节内容后你对日食和月食的了解。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四季与月相
课题 2.2 四季与节气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与四季形成的关系。知道公历、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使学生了解四季、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难点:地球公转特点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教法学法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以教师的演示结合地球绕日公转课件与讲解想结合,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互相联系。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模拟地球公转特点及农村广为人知的《节气歌》、《九九歌》,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进一步领会。
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引入课题观测杆影的发现(分3步探讨观测杆影的启示)探讨观测杆影日变化的启示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杆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思考P64】问题1: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杆影最短?(中午杆影最短) 问题2:中午的杆影方向是指向什么?(方向正北)探讨杆影季节差异的启示,从杆影季节差异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思考P64】问题3:一年中哪个季节的杆影较长,哪个季节的杆影较短?(冬季杆影长,夏季杆影短)探讨杆影纬度差异的启示,从杆影纬度差异了解太阳直射点概念,发现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实验可证明: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从而导致杆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思考P64】问题4:一年中哪一天杆影最长?(冬至日(12月21或22日)最长)一年中哪一天杆影最短? (夏至日(6月21或22日)最短)一、地球的公转归纳上述杆影长短的特点: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同在中午时(同在一天),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其中造成(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地球作公转(板书)。地球公转特点: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始终不变且与赤道平面倾斜的角度为66.5°。(三)公转周期:公转一周即一年,约为365.2422天。即公历,一般一年等于365天,每隔四年有一闰年等于366天。四季形成学生模拟地球绕日公转特点(1)让地球仪绕日公转时,使北极始终朝向事先确定的某个遥远的方向。(北极星附近)(2)过地球仪球心,与桌面平行的面为公转轨道面。要求地轴与平面之间有66.5°的夹角,是自西向东绕日旋转【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点到北半球最北的纬度上即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到南半球最南的纬度上即南回归线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四季的形成:我国所在温带地区,太阳直射点到北回归线附近时,太阳高度大,光照时间长,气温高,白昼长黑夜短,为夏季。把太阳最高,白昼最长(杆影最短),其中直射到北回归线上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南回归线附近时,太阳高度小,光照时间短,为冬季。把太阳最低,白昼最短(杆影最长),其中直射点到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赤道附近时,太阳高度适中,白昼黑夜差不多,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就进入了春季或秋季。因为公转一周直射点经过赤道两次,一次叫春分,一次叫秋分。这两天中白昼和黑夜长度相等。因此四季的形成最终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与农时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即农历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农历的组成部分,农历属于阴阳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四季更替来划分的,而四季更替又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所以,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属于阳历的成分。联系生活看下表,同时思考讨论你听说过或感受过哪些与节气有关的四季变化或对生活的影响。(1)、节气含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将开始之意,表示春夏秋冬即将来临夏至、冬至至——到,表示盛夏和寒冬到了春分、秋分分——平分,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惊醒冬眠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加,谷物茁壮成长小满麦类等夏收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炎热,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终止,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冷,露水很凉21世纪教育网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2)、综观节气和天文、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个方面:反映四季变化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反映气温变化 小暑 大暑 处暑 小寒 大寒反映天气现象 雨水 谷雨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反映物候 惊蛰 清明 小满 芒种(3)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4)九九歌:冬至日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课堂小结1、绕日公转特点。2、四季的成因。3、熟悉二十四节气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划分依据。 教师与学生配合演示地球绕日公转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公转特点并结合讲解说明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课件演示地球绕日公转同时学生配合演示思考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会怎么样?可以作为课后思考内容去探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课件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A.液态的水 B.空气
C.小草 D.矿产资源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21世纪教育网
D.有平原、高原、山地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
A.美国 B.中国
C.前苏联 D.德国
5.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
6.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确的是( )
A.地球—月球—太阳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地球—太阳 D.月球—太阳—地球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8.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9.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都有可能
10.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A→B→C→D→E→F→G→H→A
B.E→A→G→B→F→C→H→D→E21世纪教育网
C.F→A→G→B→F→C→H→D→F
D.E→D→H→C→F→B→G→A→E
11.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时间的不同 ③月、地距离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 )
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
1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 ,它们绝大多数是由于 而形成的。月球表面没有 和 ,向阳地方温度高达 ,背阳地方可降到 ,任何生物都无法生长,是一个荒凉寂静的世界。
14.月球的运动形式有 和 。月球的自转方向为 ,自转周期为 ;月球的公转方向为 ,公转周期为 。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
②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 位置;
③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为什么? ;
16.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但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大浪。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吗?为什么?
17.为什么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释这一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三节
一、1.D 2.D 3.D 4.A 5.D 6.C 7.A 8.A 9.D 10.B 11.B 12.A
二、13.卫星 环形山 陨星的撞击 大气 水 127℃ -183℃ 14.自转 公转 自西向东 27.3日 自西向东 27.3日 15.①● ②A ③小强的可信。春节农历为正月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位置为月球在中间所以只可能日食现象。 16.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17.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