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地形的缓慢变化(同步练习+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3地形的缓慢变化(同步练习+教案+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2-16 15:27: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3 地形的缓慢变化
1.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侵袭 B.过度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2. 《读者》杂志社倡议的 “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
A.水流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3.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泰山 B.舟山群岛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4. 海岸的变迁深受波浪作用和沿岸漂沙的影响.下列哪一种人类活动有助于减缓海岸侵蚀(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河川抽沙  B.抽取地下水  C.兴建防砂坝  D.海岸种植红树林
5. 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喀斯特地貌,有着重多迷人的溶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的作用。
6. 岩石圈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顶部共同组成.板块 “漂浮”在___________上.
7.大南山位于蛇口半岛,海拔336.15米,面积3.5平方公里。她扼守珠江口,雄视伶仃洋,登高一望,香港、深圳尽收眼底。政府现已将其规划为森林公园。图乙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绘出的大南山地区地形图,请依图做答:
(1)图中所示为山脊的是 。
(2)形成图中所示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填选项号)
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沙作用   D、海浪作用
(3)现在政府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到达山顶的公路。由图中可知,公路所处的北坡坡度较缓,判断的理由是:此处 。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水流侵蚀 6、地壳 地幔 软流层 21世纪教育网
7、(1)B (2)A (3) 等高线分布较稀疏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学华师大版第一册第4章第3节(2课时)
地形的缓慢变化(一)
慈溪市胜山中学 徐旭飞 苏会燕 史杰
1、 教学目标
1 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用多幅照片揭示由于流水、风力、海洋、生物等外力作用导致地形变化的结果,同时人为作用改变地形的种种表现,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
2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地形还在不断地发生着缓慢的变化,并知道气温变化、流水、风力、海洋和生物都会使地形发生缓慢变化,懂得人类在经济建设中改变地形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关注由于流水和风力的影响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人类活动也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地形,更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破坏性活动的报复,所以要让学生树立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动和变化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地形变化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这种运动和变化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的。
3、 教学准备
收集照片,资料
4、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讲述、提问、讨论、启发
5、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胜山有其它的名称吗?讲述胜山一开始形成时称为悬泥山。后来,在明代时由于倭寇经常袭击我国沿海一带,朝廷派戚继光去打击,在悬泥山上达了胜仗,才把悬泥山改为胜山。那么胜山为什么称为悬泥山呢?这跟它的形成有关,是大海改变沿海的地形——地形的缓慢变化。
(2) 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用挂图,出示卵石,岩石碎屑等,并问:
1、 坚硬的岩石如何会分解为碎屑或细颗粒的?
2、 谁把岩石碎屑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呢?
3、 近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经常遭受严重沙尘暴的影响,说明风的力量很巨大,那么风力能改变地形吗?
4、 讨论举例说明除了以上自然界的外力作用改变地形外,人和生物对地形有没有影响?
(3) 师生互动,分析归纳21世纪教育网
1、 地形的变化首先从岩石的风化开始
2、 流水作用是导致岩石风化和地形变化的重要力量
3、 风力也在改变着地形
4、 除了流水、风力等作用外,生物作用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地形21世纪教育网
5、 人为力量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自然地形
(4)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1、 解释杭州“瑶林仙境”怎样形成?
2、 风蚀蘑菇是怎样形成的?
3、 在现在经济社会中,在陡坡筑梯田、填湖造地、开矿采石等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5) 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 布置作业
作业本A P31-32
地形的缓慢变化(二)
一、教学目标
①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通过地形与等高线之间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制作模型和画等高线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②知识技能目标:知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并绘制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识别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举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了解地形类型的特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④STS教学目标:体验科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高线的绘制和等高线地形图的识读。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三、教学准备
收集图片、资料。准备橡皮泥,牙签,小刀,白纸,细线等。
四、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讲述,提问,讨论,启发。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爬过胜山吗?你们说从南山坡爬到山顶容易还是从北山坡爬到山顶容易?胜山坡度是否相同?怎样来表示胜山坡度呢?
用等高线来表示。讲等高线前先讲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
(二)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学生用手中的橡皮泥捏一座心目中的胜山,并在胜山的模型上画上等高线。
2、学生讨论俯视山峰所看到的等高线的形状。
3、学生讨论如何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来的位置和形状绘到白纸上。
4、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将等高线绘制到平面纸上。
(三)创设问题情景21世纪教育网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并设问:21世纪教育网
1、等高线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海拔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推出山顶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内向外海拔增高)
2、等高线的疏密与山的坡度的关系是怎样的?(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四)师生互动
探讨山的各部分结构,山脊,山谷,鞍部,峭壁,山顶等。
(五)分析归纳并填写表格
学生分组绘制山脊,山谷等山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通过合作学习分别归纳出山脊,山谷,峭壁,鞍部等高线的分布特点。
(六)学以致用
1、教师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幻灯片,由学生来判断爬山的问题,从哪一边爬到山顶更容易。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山脊,山谷,鞍部。
3、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平原、盆地、山地、丘陵、高原,讲述地形类型的特点。
(七)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交流。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八)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绘制等高线且又通过绘制等高线来归纳出山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的特点。而如何绘制等高线,将立体的转化为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着重在于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十)作业
作业本A P31-32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自然力量
地震、火山
板块运动
气温变化

植物
人为力量

内部力量
外部力量
剧烈变化
缓慢变化
人类
是什么力量使巨大的岩石分崩离析的呢?
思考:在自然界你见过几种岩石的形态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受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而逐渐崩解、疏松或改变化学成分,变成岩屑和砂土,这种现象称为风化,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的岩石
地形的缓慢变化
岩石的风化
流水的作用
风的力量
人和生物的力量
想一想:瀑布会对岩石产生什么影响?
由于河流上游流经之处多为险峻的山地,所以流速很快,河水冲刷带走河底及两岸的土壤,造成 V字形深谷,河面窄,多数缺乏河滩。
长江三峡
想一想:河流中的小岛是怎么长大的?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崇明岛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
珠江三角洲
想一想:
溶洞是怎样形成的
想一想:海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冰川地貌
风蚀景观
在沙漠中,沙丘的形状会随着大风而变化
黄土高原
东莞运河
梯田
深圳盐田港
深圳水库
,
iY
来携
溶洞

画:,票画贏
寒枫在绲
www.hopefly.com
KENWOODs


Ce

崇明岛旅游景点位置示意图


明珠潮
东平国家森林
根宝足球基地


新河港




长兴岛

浦东新区
人民广场
从化市⊙
水市
州市
惠州市
佛山市
东莞市
禺市
顺德市
鹤山市9
江门市
Q中山市
珠海市
台山市
香港
澳门

yangpu
Foshan
PRD Shuttle
Servie Network
Shunde a
Shenzhen
Jiangmen
Zhongshan
SCT/KFT
99:8
s y
N
692
e
即武

地身
数了
27经
21世纪教育(ww,21cmi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菇
21世纪教育网普通教学资源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