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2 细胞(同步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2 细胞(同步练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2-17 10:07:00

文档简介

七(下) 5章2节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慈溪市掌起初中 杨友志
【课前预习题】
1.阅读课本第121~122页的实验,在图5.2.2上标出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在透明度好的刻度尺(三角板)中间刻上字符F、6、上、d、品等,越小越好,染上色更好
3.在透明度好的刻度尺(三角板)中间用透明胶固定好自己的一根头发
【随堂训练题】
班 姓名 合作伙伴姓名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 取显微镜时, 手握住镜臂, 托住镜座,放在距实验桌边沿约 cm处,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
2. 两人一组,一人指示显微镜的各部位,一人说出其名称,然后互换角色(你全说对了吗?)
3.观察物镜和目镜:
目镜安装在 (镜筒、转换器)上端, (有、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高、低)[21世纪教育网
物镜安装在 (镜筒、转换器)上, (有、无)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高、低)21世纪教育网
目镜上标示的“5╳”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是 ,物镜可以通过 来转动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计算公式是:总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填下表,左右组互批)
物镜 总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5X
4.体验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使用
顺时针方向(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向 (上、下)移动,
反时针方向(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向 (上、下)移动,
顺时针方向(向前)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向 (上、下)移动,
反时针方向(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向 (上、下)移动,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下移动的规律是否和细准焦螺旋一样?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下移动的幅度比转动细准焦螺旋要 (大、小)。
二.操作与思考: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放→对光→观察21世纪教育网
取放:(详见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
对光:反光镜→通光孔→低倍物镜→镜筒→目镜→左眼:看到圆形的白亮视野
观察:放载玻片→压片夹→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至接近载玻片(小心!)→左眼看目镜内→
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物像清晰→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2.观察你们准备好的刻度尺(三角板),左眼贴近目镜观察,同时睁开右眼绘图于下表中
原物
F
6


一根头发
其它
物像
3. 光学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你们组发现这些规律了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看到的物像比原物 (大、小),物像相对于原物是 (正立、倒立)
物像的运动方向与原物的运动方向 (相同、相反)
总放大倍数= ╳
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 (亮、暗)看到的物像面积越 (大、小),物像个数越 (多、少)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当堂检测题】
答题者姓名 批改者姓名    得分
每空1分,共20分
1. 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安装在( )上
A、左眼 B、转换器 C、通光孔 D、镜筒
2.观察装片时,发现圆形视野不够明亮、上下明暗不均,此时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3. 某同学发现光学显微镜的物镜上刻有“10╳”,表示
4. 取光学显微镜时,右手握住 ,左手托住 ,放在距实验桌边沿约7 cm处,
为便于用左眼观察,光学显微镜应置于体前略偏 (左、右)。
5.在实验中,观察装片时,先用      (高倍镜、低倍镜)找到物像;转动粗准焦
螺旋、细准焦螺旋时,应该用    (一、两)只手操作。
6.甲、乙两同学使用同一台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甲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
乙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则甲看到的物像比乙的 (大、小),甲看到的
视野比乙的 (亮、暗)。
7.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8.一个边长为0.1mm,的正方形,通过目镜是“10╳”、物镜是“10╳”的光学显微镜放大后,
其物像的面积是(   )mm2。(你想通过实验来证明你的答案吗?课后我给你有时机!)
A、1   B、10    C、100    D、100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 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原物的移动方向是 (相同、相反)的。
①下面左图是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如果想把物像
移到视野中心,则应将载玻片向 方向移动。
②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两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
(1)物像位置调节较好的是 (甲、乙)同学。
(2)为使另一位同学也能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建议他把装片向 (左、右)移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 最后请你用六个字简述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 →
11、实验完毕,主动整理好器材者,每人加1分。
【课后巩固题】
1、细读【随堂训练题】,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摘抄到课本第121~122页
2、完成作业本B第40页,第2节 细胞(一),
课件15张PPT。§5.2 细 胞一、细胞的发现1、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植物和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但由于受到观察工具的限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它
们的形态、内部结构或生活方式等方面。2、1590年,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3、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5.2 细 胞胡克观察到的细胞胡克用的显微镜§5.2 细 胞4、实验室用的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5.2 细 胞4、显微镜下形状各异的细胞精细胞和卵细胞肌肉细胞植物细胞§5.2 细 胞神经细胞洋葱表皮细胞肺癌细胞§5.2 细 胞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7、各种生物细胞尽管形状各异,但基本结构是相
同的。5、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但也有
较大的,如:各种鸟类的受精卵。
1微米=________米 27微米=________毫米
45厘米=________微米1×10-60.027450000§5.2 细 胞二、细胞的结构线粒体动物细胞结构§5.2 细 胞二、细胞的结构§5.2 细 胞二、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5.2 细 胞植物细胞§5.2 细 胞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液 泡叶绿体§5.2 细 胞1、细胞膜:很薄,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
界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2、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近似球状,内含有遗传
物质(与传宗接代有关,如:染色体)。3、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是进行生命
活动的场所。§5.2 细 胞4、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
的作用,它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植物
细胞一般呈立方体或多面体。 5、液 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
细胞液,决定细胞吸水或失水。 6、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太阳
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为什么?) §5.2 细 胞☆试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有无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无无§5.2 细 胞【思考】:
1、高大的树木之所以能“顶天立地”,与植物细胞
中哪部分结构有关? 2、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为什么当池塘的水中
藻类大量繁殖时,水会呈绿色? 3、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桂花树叶的表皮细胞比
较,不易变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花树叶的表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