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0-12-19 14: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联想情景导入
你妈妈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有油滴滴到你的新衣服上,如何想办法把它洗掉 平时你喝雪碧打开瓶盖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从瓶中冒出,但盖上瓶盖气泡马上消失。……要解决或解释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学习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知识。
重点知识详解
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
(1)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
a.在一定条件下,固体在同一种液体中溶解的能力是有限的。
b.在一定条件下,同一种固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如:碘在水中溶解能力差,在酒精中溶解能力强。
c.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固体在同一种液体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如: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熟石灰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小。
d.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2)液体在液体中的溶解。
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如油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容易溶解。
(3)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强。
2.溶解的吸热与放热。
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有的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如硝酸铵、碳酸氢铵等物质溶于水)。
3.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水温的高低、是否用玻璃棒搅拌、食盐颗粒的粗细等。
本节知识结构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并不相同
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一样
物质的溶解性 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液体中
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 放热
吸热
经典例题解析
[例1] 色拉油滴在衣服上,用水洗不掉,为什么用汽油可以洗干净
[解析] 因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液体中溶解能力不同。色拉油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容易溶解,故色拉油滴在衣服上,用水洗不掉,用汽油可以洗干净。
[例2] 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解析] 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使河水的温度升高,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则河里的鱼会因缺氧而死亡。
[例3] 你知道汽水瓶打开盖子后为什么会冒泡吗
[解析] 汽水瓶打开后,导致瓶内的气压降低,而气体的溶解能力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小,导致原来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因气压减小而逸出。
[例4] 如图所示为蔗糖、松香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性实验。比较图中的A1、B1或A2、B2,我们可得到结论一: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体在同一物质里的溶解能力 (填“相同”或“不相同”);比较A1、A2或B1、B2,则可得到结论二:

[解析] 比较图中的A1、B1或A2、B2,共同点是将相同质量的蔗糖、松香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水或无水酒精中,从实验结果看,第一次蔗糖全溶、松香部分未溶;第二次蔗糖部分未溶、松香全溶,这说明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
比较A1、A2或B1、B2,这是把相同质量的两份蔗糖或松香分别投入到相同量的不同液体中,从实验结果看,第一次蔗糖全溶,第二次蔗糖部分未溶;松香刚好相反。这说明了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在不同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
[答案] 不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物质在不同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
实践创新应用
1.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的是 ( )
A.食盐 B.油漆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2.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3.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蔗糖,两位同学都将蔗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其结果是 ( )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
4.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的改变,它与吸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有的温度升高,要放热
B.有的温度降低,要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吸热和放热等效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5.将食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药匙;③烧杯;④温度计。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市场上出售的玻璃瓶装啤酒,在工厂生产时,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充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加盖密封而成的。如果将这样的啤酒放在炉火旁烧烤,玻璃瓶有可能炸裂,炸裂的原因是 ( )
A.玻璃瓶被烘烤炸裂了
B.温度高,瓶内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性减小而逸出,使瓶内气压增加,把瓶炸裂
C.温度高,瓶内啤酒沸腾,使瓶炸裂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在一定条件下,蔗糖在水中溶解的量是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如果升高温度,则在同样质量的水中,溶解的蔗糖质量可以 。(填“多一些”“少一些”或“无变化”)
8.小李同学买了一瓶雪碧,在瓶盖打开前,他感觉瓶壁很坚硬,瓶内也没有气泡产生;但当他刚打开瓶盖,马上发现瓶内的雪碧中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同时瓶壁变得软了。对于这个现象,小李感到很奇怪。经查阅资料,知道了雪碧中冒出的气泡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他也知道了瓶壁坚硬时瓶内气压大,瓶壁软时瓶内气压小。在此基础上,小李同学提出了气体溶解性跟 有关,具体关系是: 。
9.某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性一节内容后,对物质的溶解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他拿了一些化肥硫酸铵做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取一个较大的玻璃杯,里面放了÷的水,然后小心地用药匙将一些硫酸铵加入水中,结果发现硫酸铵全部溶解了,同时玻璃杯的外壁冒出了一些“汗珠”,用手摸了一下杯壁,发现温度明显下降了。
该同学经过思考,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成功地解释了以上现象。他的解释是

10.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瓶蜂蜜,到了冬天,她发现瓶子里析出了白色的晶体。她觉得非常不满,认为是蜂场里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将蔗糖混入蜂蜜,以次充好。但蜂场的工作人员则认为这白色的晶体是葡萄糖晶体,是从蜂蜜中析出的,绝不是蔗糖。请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你的老师,你觉得他们谁有理 请说明理由。
课后练习答案
1.酱油能溶解在水中,而麻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2.因为有氧气溶解在水中,鱼儿就是依靠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进行呼吸的。 3.海水中的盐来自:当雨水流过地表时,会将岩石、土壤中的盐分溶解,这些盐分最终会随江河水汇集到大海,经过亿万年的积累,海水慢慢变咸了。
1.B 2.D 3.A 4.D 5.D 6.B 7.有限的 多一些 8.气压 气体的溶解性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 9.硫酸铵在溶解于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得瓶壁降温,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 l0.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