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年班级:七(1)学科:科学学案 编号: 时间: 年 月 日 小组 姓名 评价
年班级七(1) 科学学科学案
编写人:高 详 科组长签字:
课题 第三节 升华和凝华 课型 “感知+展评”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2、 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3、 能利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露、雾、霜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启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2、 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感知导向标(提示性问题) 课前部分 1、填空:
课堂部分 问题:固态物质是否可以直接转化气态物质?有的话,请举例说明。1、实验观察并记录:(1)碘是一种 的固体。(2)给烧杯中的碘加热,烧杯内出现 色的烟雾,看到了液态碘吗? 。(3)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烧瓶底部出现了 色的 态的碘。2、升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 ,要 热,有 作用。3、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 ,要 热4、归纳:5、阅读课文P136-138,讨论并分析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感知练习场(清理问题) 1、 现学现用:(1) 小明小时候常看到妈妈往衣柜里放防蛀虫用的樟脑片,但过一段时间看它时已变得很小了,他在想会不会被虫吃了呢! 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答: 。(2) 用久的白炽灯与日光灯会变黑,这是为什么?答: 。(3) 干冰的用途很广,生活中常用干冰来做致冷剂对食品进行保鲜,在舞台上一些境头常用干冰来制一些“雾”你能说说为什么干冰能有这样的用途吗?答: 。2、写出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1)云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它是高空的水蒸气 和 形成; (2)雨是水滴,应是小冰晶 或水蒸气 而成;(3)雪是固体,由小水珠 或水蒸气 而来;(4)夜间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 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若此过程是在空气尘埃上形成并随空气流动则是雾,所以雾的形成也是水蒸气 的结果; (5)冬天的夜晚,地面气温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迅速 而成霜。
展评大舞台(激励、启发性问题,方案设计) 教师启发性问题 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你有何好的识记方法。物质的三态之间转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有何规律。常见的物态变化分析你有何心得。
学生展评方案设计
达标我能行(训练案) 1、寒冷的冬天,虽然气温低于0℃,但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冰发生了 现象,此过程中冰要 热量。2、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体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物质具有易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特点。3、看“干冰胡须”图(见课件),这是由于“干冰”易 并且 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 的结果 4、夏天,婷婷同学为了解渴,从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看到下列三种现象,试解释其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1)硬硬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 。(2)剥开包装纸,冰棒周围就见“白雾”: 。(3)冰棒放进茶杯,一会儿杯外壁“出汗”: 。
学习小组长对我的评价
我的反思
学习班长、老师对我们小组的评价
固态
液态
气态
( )( )
(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 )( )
( )( )
( )( )
( )( )
( )( )
(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