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1-18 12: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学情分析
1、通过小学或课外的学习,地球是个球体甚至于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学生已经有所了解;
2、用船只的远行或近靠时所见现象,以及月球上的地影等事实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初一学生在知识上缺乏理论的基础。
3、地球是球形的事实与大地平面的感觉存在矛盾。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能用多种方法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3、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态度和方法。
三、教具准备
有面积不同的洞的纸片两张,排球一个,笔和科学书本自带。多媒体课件辅助。
四、教学设计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前概念基础和思维特点,主要采用: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操作实验,分析归纳 建立认知
(猜想)
(学生小组活动) 师生共同)
的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由章首导言,借助诗人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进一步详细了解地球全貌的兴趣。从而进入本节课题。
1、提问: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
从多种答案的评析中,提出问题:地球是个球体吗?地面是球面还是平面?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展示古人的地球观:中国古人---天方地圆(伏笔)
二、地球球形的证明
学生讨论、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逐个评价、强化,使明确至少包括以下的几种证据。(次序可以有所变动)
(一)通过现象证明:
(1)实验:分别在排球表面和书本表面移动铅笔,观察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情况
分析:在球面上,物体的远近不同,所见的长度不同。
展示海边观察逐渐驶近的船只的情景
得出结论:地球表面是个球面。
(2)演示手影、书本影、球影
通过对比分析:影子的形状可以反衬出物体本身的形状,并直观球体的影子。
展示月食时月面上的地影
得出结论:地球表面是个球面。(简略介绍亚里士多德)
(二)通过事实证明:
(1)通过多媒体,模拟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通过讲解,明确时间的意义和作用证明地球是个“封闭体”。
(2)介绍人类进入太空所见的情景,及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使确信地球是个球体。(简略介绍世界及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激发爱国情怀)
三、地球是个椭球体:
1、 数据展示:极半径和赤道半径,通过比较,形象展示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简略介绍这是地球自转的缘故)
2、 地球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不是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和的平均)
(2)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通过学生的计算,近似后得出。锻炼数据的处理能力。说明地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而有限的空间!
四、地球是个“梨形体”
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讲解。
五、小结:
1、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和计算精度的提高,人们对地球形状将有新的发展。
3、解释人站在平原上观察大地时:“天方地圆”的感觉的形成原因。(照应开头)
小组活动:分别将有洞的两张纸片紧贴到排球表面,通过洞口观察表面形状
得出结论:地球巨大而认得视野有局限,造成地面是平的错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