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主要类群

文档属性

名称 动物的主要类群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1-19 18: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2.通过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认知目标
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3.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
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情感目标
1.认识观察、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了解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明确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依据是有无脊椎。
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可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等五类,将无脊椎动物分成原生动物等七类。
通过对各类代表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认识,就可知道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懂得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都是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生物的分类、各类生物的特征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教学过程:
当今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已经确定名称的大约有200多万种。人们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几大类,每一大类生物又可分为许多类群。
其中自然界的动物有150多万中,我们可以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出示挂图,进行逐个观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身体的背部都有一条脊柱。以鱼的骨骼为例:出示脊椎(鱼骨),鱼体的主要骨骼之一。发现脊柱是由一块块脊椎骨前后连接而成。可以把鱼骨一块块分开,用一条棉线将之串联起来,此白棉线可理解为脊髓。脊椎骨中有脊髓,它受到脊柱的保护。脊柱既可以作为身体的支柱,又能使全身灵活弯曲,这就保证动物体能做各种运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此骨骼在身体内部,故称内骨骼,是一种生命的组织结构,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思考:脊柱的出现,对动物进化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脊椎有何作用呢? 回答:1、支持身体;2、保护脊髓。
[板书] 我们把具有脊柱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
类别 特征 常见动物 生活环境
鱼纲 具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体表被覆鳞片,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够感知水流的方向,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 淡水鱼: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青鱼海水鱼:大黄鱼、带鱼 水中
两栖纲 由水生向陆生的过度动物,生殖过程不能完全离开水。幼体一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上,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青蛙、蟾蜍、蝾螈、大鲵(娃娃鱼)、 幼体在水中,成体在陆地
爬行纲 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有坚硬的外壳,用肺呼吸,需要冬眠,属于变温动物。 龟、蛇、壁虎、扬子鳄 陆地
鸟纲 身体大多呈纺锤形,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骨骼中空,没有牙齿。卵一般较大,胚胎发育过程在卵内完成。 鹦鹉、猫头鹰、乌鸦、鸳鸯 陆地
哺乳纲 体表一般有体毛,雌性哺乳动物有乳腺,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哺乳动物大脑发达,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与人体基本相似,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人 大象 蝙蝠 鲸 陆地 空中 海洋
在了解脊椎动物的概念之后,可以由学生概括出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板书] 无脊椎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椎骨,也无脊柱支持身体。
请学生列举哪些是属于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很多,可以分成许多个门。主要有八门的动物,如草履虫、蛔虫、蚯蚓、蝗虫、蜗牛、涡虫。无脊椎动物是进化上比较低等的动物,它们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多种多样,因此门类繁多,种数占动物界种数的绝大部分,有100多万种。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
分类 特征 常见动物 分布
原生动物 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湖泊、池塘
腔肠动物 身体分为伞部和口腕部 水螅、海葵、海蛰、珊瑚 海水
扁形动物 身体扁平,左右对称 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 寄生在动物体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 蛔虫、钩虫、丝虫 寄生在人体内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不仅表现为体表的环纹,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横穿身体所有体节。 蚯蚓、蚂蝗、沙蚕 海水、淡水、土壤
软体动物 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的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石灰质外壳,能保护柔软的身体。 蜗牛、河蚌(珍珠贝)、乌贼 海水、淡水、土壤
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占4/5 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蛛形纲:蜘蛛
甲壳纲:蟹、虾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蝗虫、蝴蝶 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棘皮动物 身体表面有棘 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 海中
动物界动物的进化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向阳花陆生的规律;在进化过程中,动物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更高等更复杂。
教学体会:中学生对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感兴趣,由此,我引导学生做如下思维拓展题目:有人认为,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越多越好,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你认为是否正确?学生积极回答,最后自己总结出:任何一种动物过多或过少,都会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以上观点是不正确的。另外,让学生多举一些脊椎动物与人类日常声的关系,如马戏团训练各种动物表演节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相关练习题
( )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没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B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C 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
D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
( )2、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 具有外骨骼 B 身体分节 C 具有贝壳 D 足分节
( )3、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C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 )4、蜈蚣属于节肢动物类群中的
A 昆虫纲 B 爬行纲 C 蛛形纲 D 多足纲
( )5、能够用乳汁哺乳幼体的动物是
A 鸵鸟 B 杜鹃 C 蜥蜴 D 熊猫
( )6、成体青蛙进行呼吸的器官是
A 鳃 B 肺和皮肤 C 皮肤 D气囊
( )7、蝙蝠在黑暗的环境中,能捕食昆虫并不会触碰障碍物,主要是靠
A 头部的发光器 B 锐利的眼睛 C 由口发出超声波 D 头部的触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