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的,北京同仁堂是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当时的历史情况如何呢?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一把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听故事,明寓意】请问: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原因】 材料一 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材料二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③农民也有自助合作的要求。原因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过程】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结合图片及课本内容,说一说农业合作化的过程。它经历了由 互助组---初级社---
高级社 三个阶段。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过程结果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则自愿互利。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手工业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方式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 1956年,90%以上的个
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
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②农业合作化的影响。 二、公私合营 背景 方式 公:国家;私:资本家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公私合营”中的“公”和“私”分别指的是
什么?怎样实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公(国家)私(资本家)双方共同经营企
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它是国家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
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完成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私人资本家集体集体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结果: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意义: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转变。②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实质】 调查一个老字号店铺在公私合营时的情况,在班里交流。
(提示:各地老字号店铺很多,可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店铺,调查其创办的年代,产品销售情况,公私合营情况,写出文字材料。)【拓展延伸】三
大
改
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
义工
商 业合 作 社赎买政策
全行业
公私合营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1956年底形式、政策行业【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