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教案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读资料、看录像、分析问题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
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爱党爱国。
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
境
引
入
1.复习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知识:⑴土地政策的调整:抗战胜利后,中共将抗战时期的 政策改为
的政策。⑵颁布土改法律《 》;⑶制定土改总路线。⑷作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 、 保障。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展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图片,指出土地改革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措施。
师:出示问题
生:思考回忆展示
师:导入语: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中国,这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党和政府为巩固新中国而采取的另一项重要措施。
自
主
探
究
指导学生做学案自主探究部分,标划知识点。
1、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阅读教材,作读书标记,并且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中所遇到的疑难。
合
作
交
流
展
示
提
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问题1】
结合下表,说一说新解放区的土地状况,该状况对我国的影响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土地占有情况表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村农户
不到7%
57%以上
占有土地
50%以上
14%
社会地位
残酷剥削压迫农民
受尽剥削不得温饱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如果你是当时新解放区的贫雇农,你是否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
【问题2】为解决上述问题,请你为中共中央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问题3】
请你作为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土地改革的情况(主要包括:开始时间、标志、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取得的成果等)
【问题4】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问题5】
阅读教材第14页“相关史事”指出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过渡】在学习了土地改革的内容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次土地改革,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2.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通过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五 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3.从材料四、五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对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出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师:出示问题和表格,指导学生阅读第13页的第1段教材内容和表格,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答案)
生1: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50%以上。
生2: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耕地总数的14%。
生3: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生4: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生5:贫农、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生6:新解放区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生7: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背景: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师:创设情境,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过渡到土地改革的内容。
师:创设情境,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模拟发言。
生:模拟发言,借以理清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师:出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思考
生:思考讨论,展示体验
师总结: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师:出示问题和材料,组织学生阅读思考。
生: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师:指导学生认识本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的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师:创设情境,过渡到土地改革的意义
师:出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思考交流展示
师:总结学生回答,归纳问题答案: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起了巩固的作用。
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师出示或指导学生识读第16页四幅插图,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拓
展
延
伸
教师出示下面图片,组织学生识图并回答:仔细观察下图,请你为图片写出简要说明。
??同学们,我们中国农民几千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现实。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 同学们大多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村,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了我们的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请同学们双休日、节假日回家后采访村里的父辈,收集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的心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好的建议。
教师出示图片并指导学生读图。小组合作,写出简要说明,学生展示提高,培养能力。
师:向学生介绍中央一号文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生:收集农村的变化的相关信息,感受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反
思
完
善
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 《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 基本内容 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