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当堂达标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当堂达标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0 08: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当堂达标题
【基础达标】
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的问题。下列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以后,农村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时的农民已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当时的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当时的农民有足够能力抵御自然灾害 D.农产品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D.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家乡的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5.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由国家赎买接手
6.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国民收入(%) 商业零售(%) 工业产值(%)
公有制经济 92.9 95.8 100
私有制经济 7.1 4.2 0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7.“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8.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图二 工商界代表向党央和毛泽东报喜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材料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 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能力提升】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二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材料二 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二是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虫灾等……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一图二中农民积极报名加入的是什么社?走的是什么道路?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农村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D 解析: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农产品不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C 解析: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生产合作社,目的是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①叙述不正确,应该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木匠参加的应该是手工业合作社,所以含①或②的选项都不对,故选D。
4.B 解析: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B符合题意。
5.B 解析: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据题干中“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等信息判断,同仁堂走的道路是公私合营。
6.D
7.A 解析: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都为社会主义欢呼喝彩,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享受社会主义的幸福时光。选项中“土地改革”在1952年结束,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而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之后。故选A。
8.B
9.答案:(1)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达到高潮。
(2)政策:赎买政策。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956年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答案:(1)图一:土地改革时期;图二:三大改造时期。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问题:一家一户分散、落后的经营方式,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目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4)党和政府根据国情制定农村政策,党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