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
毛翰
清晨在空山听鸟语,仿佛听到了神谕。
神说大地要有诗情,大地便有了一派新绿。
黄昏在空山听鸟语,仿佛听到了神曲。
神说天空要有安宁,天空便呈现一盘棋局。
人间有太多的浮躁,人心有太多的空虚。
误读了人生多少年,今日在空山听鸟语。
诗歌赏析:
毛翰的《空山鸟语》属于“整齐参差复合式”,逢偶行押“齐”韵(i、er、ü)。诗歌语言率真、从容、清新、灵动,其所描绘的“空山”、“鸟语”、“新绿”、“棋局”等意象显得明净、清雅、脱俗,给人一种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进而表现了作者忘情山林、爱慕自然的情怀。
毛翰先生在《诗美创造学》中说:“诗,作为一种艺术品,仿佛是由天工与人工合作而成,就像一件根雕作品,既是钟天地之灵气,自然生成,还须凭诗人之慧心,人为创造。”本诗正是诗人用其智慧为我们捕捉到的神奇“天籁”,它“清水出芙蓉”,于洒脱从容的语境中让我们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宇宙法则。“误读了人生多少年,今日在空山听鸟语”是过来人对生命的解读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提升。(共11张PPT)
《空山鸟语》是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
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
1 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全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慢速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恰似空谷回声,刻划出一种幽渺、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
第一、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
第三、四、五段运用各种拟声的表现技巧,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情赞颂。
尾声部分再现一段旋律,末句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刘天华先生把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改为“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刘天华先生的故乡江阴有一座山叫黄山,满山都是竹林,鸟语花香,非常美,这首曲子就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创作而成。
《空山鸟语》是一首标题音乐:
它虽然在刘先生的十大名曲中排在第七,发表于1928年,但实际上它应该是刘先生的早期作品,应该排第三名。
空山鸟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