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统节日》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新知预习】
我会读。
传统 张贴 元宵 祭祖 艾草 乞巧 牛郎 欣赏
二、查找资料,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课堂探究】
探究1:课文讲了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
【达标练习】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饼(bǐn bǐng) 传(cuán chuán) 乞(qǐ qí )
堂(táng dáng) 郎(náng láng) 赏(sǎng shǎng)
我会连。
传 元 乞 牛 月 欣
赏 饼 郎 巧 宵 统
三、背一背,填一填。
1.( )( )到,人欢笑,( )窗花,( )鞭炮。
2.过端午,赛( )( ),粽子( )( )满堂飘。
3.( )( )又是新春到,全家( )( )真( )( )。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略
二、春节 元宵节等。
【课堂探究】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达标练习】
bǐng chuán qǐ táng láng shǎng
二、传统 元宵 乞巧 牛郎 月饼 欣赏
三、 1、春节 贴 放 2、龙舟 艾香 3、转眼 团圆 热闹
2.《传统节日》当堂达标题
我是拼写小能手。
dà jiē zhāng tiē lóng zhōu
( ) ( ) ( )
ài cǎo jìng ài rè nao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
?? 舟( ) 团( ) 转( ) 街( )
? ?船( ) 圆( ) 传( ) 行( )
照样子,写一写。
贝+ 占 =( 贴 )( 张贴 )
车+()=( )( )
市+()=( )( )
连一连。
贴 高 中秋节
登 花灯 春节
看 窗花 重阳节
赛 龙舟 端午节
吃 鹊桥 七夕节
会 月饼 元宵节
参考答案
一、大街 张贴 龙舟 艾草 敬爱 热闹
二、龙舟 团体 旋转 街道 船只 圆形 传说 行走
三、专 转 转身 门 闹 热闹
四、贴窗花 春节 登高 重阳节
看花灯 元宵节 赛龙舟 端午节
吃月饼 中秋节 会鹊桥 七夕节
2.传统节日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学习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猜节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 (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 (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 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 )。
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传统、张贴、元宵、祭祀、乞巧、饼干、赏菊。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四、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①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 贴春联、放鞭炮)
②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②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②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③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④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①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
②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①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乞巧 七月七)教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师介绍“乞巧”。
(6)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②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赏月、吃月饼)??
③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7)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重阳节)
②教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能够给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2.教师总结: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3.我国还有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补充火把节,泼水节,达努节和龙船节。
六、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街、转、热”,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街”的结构要写紧凑,左中右三部分要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七、布置作业
1.熟练书写本课的生字宝宝。
2.给爸爸妈妈讲解各种传统节日的习俗。
课件38张PPT。2 传统节日 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自读要求统贴巷宵乞巧堂郎饼传艾舟赏菊祭(chuán)(tǒnɡ) (tiē) (xiànɡ) (jì) (zhōu)
传 统 贴窗花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ài) (tánɡ) (lánɡ) (qǐ)(qiǎo) (bǐnɡ)
艾香 满堂 牛郎织女 乞 巧 月饼
shǎngjú xiāo
赏 菊 元宵 读一读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小巷
龙舟 艾香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祭扫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shǎng júxiàng zhōuaì tángqǐ qiǎo lángbǐng jì贴春联大街小巷 龙舟艾草敬老 热闹 团圆 转眼 请边听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最后数数文章共有几句话。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共8句话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初一九月初九正月十五七月初七元宵 七月初七
端午 五月初五
中秋 八月十五
春节 正月十五
重阳 正月初一
七夕 九月初九重点提示:
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4月5日),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春节有哪些习俗? 1、找出文中描写节日风俗的词语或句子,画上横线。
2、同桌对一对,看看自己找完整了没有。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春节有哪些习俗?元宵节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人如潮?清明节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清明节,记得要去先辈的墓前祭拜哦。扫墓踏青 “清明节,雨纷纷”,此景此情,让我们不禁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赛龙舟牛郎和织女七夕节的由来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会鹊桥?中秋节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走到”下一个满月,一般需要29天半的时间,这叫一个“朔望月”,在“望”时,月亮、地球、太阳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也最圆最亮。月亮转动的“步伐”有快有慢,每个月,月亮“望”的时间不尽相同,概率较大的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此外,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中秋时节,秋收结束,是享受和收获的时节,大家有闲情可以团聚、打月饼,有时间赏月,所以这时从心理上给人的感觉,也是月亮最圆。中秋节的月亮为什么最圆?团圆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为什么要叫”重阳节“?登高节 重九节 晒秋节 茱萸节 菊花节......重阳节又叫什么节?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请你给上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到旷野中游行。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是自称“布努”的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苗族人民为了迎接龙船节的到来,每个村寨都要专门制作一至两艘龙船,等到龙船节来临时,他们就会举行激烈的划龙船比赛。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