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同步练习
知识点1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知识点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是 ( )
①迈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 ②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④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A.①②③ 8.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l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4.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综合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5.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 ( )
A.1937年国共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9年北平和谈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6.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拓展点港澳回归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于1982年,至1984年,双方共进行了22轮艰难的谈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材料二 1979年,中国与葡萄牙建交时,确认了澳门是中国领土,暂由葡萄牙管理的事实。因此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障碍较少。从l986年6月至l987年3月,双方在4轮谈判后,澳门问题得以解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三 邓小平在谈到香港问题时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请回答:
与中葡澳门问题谈判相比,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对港澳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在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香港和澳门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请说明其主要原因。
答案:
1.B 2.D 3.C 4.B 5.D 6.C
7.(1)英国不承认中国对香港拥有全部主权。(或英国不打算把整个香港交给中国)。
(2)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国人民渴望统一。
(3)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和落实;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平稳;香港、澳门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