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5认识人民币教案含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5认识人民币教案含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20 15: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1元及1元一下的人民币”及其简单的计算。
【教材简解】:
《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材先安排学生认识1元、5角、2角、1角、5分、2分和1分的人民币,在引导学生辨认小面值人民币的同时,安排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及其简单进率,积累简单购物经验。2·1·c·n·j·y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
在购物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主体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求,探究人民币换算的方法,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合作、交流的快乐。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
【教学难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突破方法】: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创设故事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
探索性学习,独立观察、独立发现、自己描述、互相补充,在与他人的
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我用童话故事情境作为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积极地去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快乐地参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以故事为主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在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中获得初步的购物经验。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1元纸币及硬币、1角纸币及硬币、5角纸币及硬币、2角纸币、1分、2分硬币、5分硬币。)
学生准备:人民币(1元纸币和硬币、1角纸币或1角硬币(共10个)、2角纸币(5张)、5角纸币(2张)、1、2、5分硬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来学习数
学知识好吗?
2、结合课件讲故事:有一天,在一个美丽的羊村里,小羊们正聚在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呢!唱完了生日歌,每只小羊都许下了自己的生日愿望——美羊羊想要一个布娃娃,喜羊羊想要一个笔记本,懒羊羊想要一支彩笔。该怎么让小动物实现它们的生日愿望呢?同学们能帮忙想想办法吗?(用钱去买)2-1-c-n-j-y
3、谈话:对,用钱去买最好。有了钱,小动物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了。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学生自由回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谈话:钱的用途真是挺多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由小动物们想要的生日礼物不同而引发矛盾,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得出统一的结论“用钱来买”,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21*cnjy*com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1、分类整理:
(1)谈话:同学们学具盒里的人民币太乱了,大家能不能和同桌一起把这里的人民币分类整理一下呢?
(2)学生分组整理,教师行间巡视。
(3)提问: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类整理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分类标准:按面值大小来分、按元角分来分、按人民币的制作材料来分……)
2、板书:由按元、角、分分类的方法得出结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3、谈话:你收集的最大面值纸币是哪一张?你会辨认它吗?
4、请学生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1元人民币。
5、补充:在纸质人民币的背面,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字,这样少数民族朋友辨认起钱来就方便多了;另外人民币上还印有盲文,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有的人民币上还印有国徽图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
6、结合课件认识其他人民币。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接触和认识,所以让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可以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很好地体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因才老师要做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辨认清楚。对国徽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民币的重要性】www-2-1-cnjy-com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结合课件继续讲故事:小羊们拿着钱,开开心心地来到了1元超市。喜羊羊买1元的笔记本,它带了1张1元的人民币;而美羊羊想买1元的布娃娃,却只带了一些1角。它有办法买到吗?21*cnjy*com
2、学生发现:美羊羊可以付10张一角的人民币。揭示:1元=10角。
3、提问:如果美羊羊带的全是相同的5角,它有办法买到吗?(提问:你猜猜它付了几张5角?为什么这样付呢?)【来源:21cnj*y.co*m】
如果美羊羊带的都是相同的2角呢?(提问:你认为它应该付几张2角的人民币呢?为什么要这样付呢?)【出处:21教育名师】
【设计意图:由小羊们付人民币的张数不同而引发矛盾,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现元和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版权所有:21教育】
4、结合课件继续讲故事:喜羊羊和美羊羊都顺利得到了自己的礼物,而懒羊羊出门的时候口袋里只带了好多一分钱。一分钱对于你们来说已经很少见了,可是大家的爷爷奶奶们小时候就是1分1分地攒钱。请问要攒多少个1分才能有1角啊?(10个)揭示:1角=10分。
5、提问:那你觉得懒羊羊有办法用这些1分钱付出1元钱得到自己的礼物吗?
6、结合课件探究:1元能换10角,而每个1角能换10个1分钱,所以1元=100分。
7、课中歌——《一分钱》
8、小练习——开动脑筋 (学生开火车完成)
三、实践活动,运用知识
1、活动一:
⑴谈话:小动物们买完了自己喜欢的生日礼物以后还剩下一些钱,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⑵出示课件:美羊羊把剩下的钱存了起来,它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第二次它存了五枚硬币,一共几元几角? (指名回答)21教育网
2、活动二:
⑴出示课件:喜羊羊存了很多钱,就开了一家文具店。我们再到“喜羊羊文具店”里去瞧瞧吧。
⑵提问:1元钱可以在这里买到什么文具?如果用1元钱买1个气球,应找回多少钱?买1本作业本呢?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如果用1元钱买这里不同的三样文具,够不够?为什么?
⑶学生回答,阐述观点及理由。
3、活动三:
⑴出示课件:懒羊羊嘴馋,它用剩下的钱到超市去买东西吃了。你们瞧,它买了什么?(棒棒糖)棒棒糖1元2角一个,它该怎么付钱呢?有几种付法?
⑵小组合作,并摆出不同的付钱方法。
⑶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各种付钱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来源于生活,将知识融入在生活情境中,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人民币之间的进率,体验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www.21-cn-jy.com
四、活动总结,反思体验
1、故事结局:懒羊羊大吃大喝,把钱花光了,正在哭呢;美羊羊把它的钱都存进了储蓄罐,存的钱也渐渐多了起来;喜羊羊开的文具店生意红火,它用赚来的钱帮助了许多有困难的小动物。听完这个故事,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21·cn·jy·com
2、小结:我们要像喜羊羊一样,节约用钱,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3、提问:那我们在使用时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学生畅所欲言)
4、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愿意把新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故事最后由小羊们不同的结局渗透思想教育:大家要节约用钱,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 元、 角、 分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1元 = 100分
【教学反思】:
1、 能让学生做的老师不去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去说,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真正地“活”了起来,尽可能地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2、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实现了教师“促进者”、“引导者”和“平等中的首席合作者”这三个角色的成功转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把握 “自主、合作探究”的真正内涵,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主动跟进。
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我思”意识自主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渗透“一一列举”和“分类”的数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延续性,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