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要的碱(第一课时)
北仑区顾国和中学 张慧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过程和方法:巩固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初步培养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猜想解释的能力。
三、情感和态度:通过科学实验,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课前准备】
教学用品仪器:试管、试管夹、镊子、酒精灯、表面皿等。
药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钙、水、鸡毛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多媒体打出图片):同学们肯定吃过柿子。但有没有嘴馋的同学尝过未成熟的柿子?哪个同学能回忆起当时的感觉?
生:不甜。有涩味。
师:成熟的柿子是甜的,为什么未成熟的柿子却是涩的呢?哪个同学能解释一下?
师:这是因为未成熟的柿子内含有较多的碱性物质。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在生活中,碱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继续打出图片)比如胃药、清洁剂、肥皂以及石灰浆、水泥等。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重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板书)。
新课教学
活动1、用镊子夹取几块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几分钟以后再观察这块氢氧化钠,你发现有什么变化?记录实验现象。(二人一组实验)
师(多媒体显示表格):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师:大家请注意,切勿用手直接拿取氢氧化钠。
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实验,过一会儿):下面请同学发表以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然后试着对看到的现象做出你认为合理的解释。
生1:我观察到氢氧化钠是片状白色固体。
生2:我观察到氢氧化钠放置一会儿后,表面潮湿,好象部分固体溶解了。我想是不是氢氧化钠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液化了。
生3:应该不是的,固体温度不低,应该是容易吸收水吧,就象浓硫酸吸水那样。
师:你们的猜想符合科学道理。但氢氧化钠变潮湿的原理不是由液化引起的。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的原因。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潮解。
师:大家思考一下,利用这个性质,氢氧化钠固体有何用途?
生4: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师:浓硫酸也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大家思考一下,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是否也能干燥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5(讨论完毕):中性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都能干燥。上节内容学过了浓硫酸,因为本身是酸性的,不能干燥例如氨气等碱性气体。所以我想氢氧化钠固体呈碱性,应该不能干燥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师:回答很完整,我们的学习只有做到能知识迁移,那才是真正的学习。
活动2、将水倒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的试管里,振荡试管,观察有什么变化?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记录实验现象。(二人一组实验)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水倒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的试管里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师:请大家注意试管中加固体以及加液体的要领。注意加水量以及振荡的幅度,以免使液体晃出试管外。
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实验,过一会儿):下面请同学发表以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试着做出你认为合理的解释。
生1:我观察到氢氧化钠是很容易溶解在水中。
生2:我摸到试管壁有点热。我想可能和浓硫酸溶于水时能产生热量的原理差不多吧。
生3:不对,应该是与水发生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因为有些化学反应能放热。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言之有据。其实第一个同学的解释是正确的,氢氧化钠放如水中没有与水发生反应。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了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会产生热量。
活动3、用玻璃棒蘸一点氢氧化钠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是否有滑腻感?记录实验现象。(二人一组实验)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用玻璃棒蘸一点氢氧化钠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是否有滑腻感?
师:请大家注意,手上氢氧化钠仅滴一点,做完实验后,立即用水将手指上的碱液冲洗干净。
师(严密注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大家有结论了吗?
生1:很滑,好象肥皂水的那种感觉。
师:这就是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一个特点,具有滑腻感。刚才有同学提到有肥皂水的感觉,非常好。因为肥皂水里的主要成分也是碱,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师:大家再仔细想一想,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是否还能得出氢氧化钠的其它性质吗?试着说明理由。
生2(讨论片刻):氢氧化钠对我们人体有害。因为刚才你说了,不能滴太多,实验完了要立即用水冲。
生3:我摸到妈妈的手很粗糙,问她,她说是肥皂用多的缘故。那我想,可能对人的皮肤有损伤吧。
师(鼓掌):我的鼓掌是给让我感动的第三个同学。她的的回答体现出她对母亲的关心。并能从中正确地联想到课本内的知识。真正体现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师:我们经过上述几个活动,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氢氧化钠。下面请每个同学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归纳出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然后用实物投影把你的结论展现给大家。
生4:1片状白色固体 2易潮解 3溶于水时能放热 4水溶液有滑腻感
色
状态
溶解性
溶于水吸热或放热
白
固态
易溶
放热
生5:
生6:
师: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好。从实验看到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有:片状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时能放热、水溶液有滑腻感(板书)。
活动4、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认识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四人小组讨论完毕后组长汇报结果)
生1:直接观察氢氧化钙,可以知道它的颜色、状态及气味。
生2:把氢氧化钙放在表面皿一段时间,可以了解它是否易潮解。
生3:将氢氧化钙放入水中,观察,可知它在水中的溶解性。触摸试管外壁,可知它溶于水后是否能放热。
生4:制取氢氧化钙的稀溶液,用手感觉,可知它的水溶液是否有滑腻感。
师:大家回答的都正确,但有依样画葫芦之感。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来知道氢氧化钙的其他物理性质吗?
生5:通过测出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体积,可以知道它的密度。
生6:可以通过导电性实验,来知道氢氧化钙固体是否有导电性,氢氧化钙水溶液是否有导电性。
生7:通过碾压等方法,可以知道它的硬度以及延展性。
师:大家通过积极的思考,想了很多可行性教强的认识氢氧化钙物理性质的方法。时间关系
我们课堂上就做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实验,其他的放到探究课中我们详细的研究。请大家取一些氢氧化钙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观察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
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
生8:氢氧化钙是粉末状白色固体。固体颗粒先悬浮在水中,静置一段时间,有分层现象。
师:由此可见,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粉末状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板书)。我们刚才的实
验中讨论了氢氧化钠对手有损伤,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活动5、在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些鸡毛,加热,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
师:在操作中注意加热液体的要领。(边巡视边指导学生)。有同学观察到现象了吗?
生1:我发现鸡毛逐渐的溶解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了。
师:其实这是鸡毛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转变为其他物质溶解在水中了。氢氧化钠浓溶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板书),能对皮肤、纸张、织物强烈的腐蚀。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如果不小心接触了氢氧化钠,先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同样对皮肤、衣服也有腐蚀性。
师:氢氧化钙我们不再陌生,其实它的制取过程我们早在小学时就已经知晓。
请看多媒体(展示林则徐禁烟图)。
我们在资料中读到“加生石灰将池中煮沸,把鸦片销毁”。怎么加了生石灰后,水就能沸腾呢?从中能发现什么信息吗?
生2:可能生石灰溶于水能放出热量。
师:事实是否如此呢?让我们来看接下来的实验。
活动6、(1)实验:把生石灰放在装有少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二人一组实验)
(2)讨论:这个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什么信息能被我们所利用?我们生活中有用到它的地方吗?
(一边做,老师一边巡视,提醒学生注意手不要直接接触生石灰。)
生1:水沸腾了。(轻轻接触烧杯壁),很烫手。
师:这个变化中,确实存在放热现象。但同学说错了一部分,不是生石灰溶于水能放出的热量。而是由生石灰与水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后放出的热量。
方程式:CaO+H2O= Ca(OH)2 这个过程就是制取氢氧化钙的过程(板书)。
师:其实氢氧化钠也能通过类似的方程得到Na2O+H2O= 2NaOH
(讨论一段时间后)
学生2: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所以能吸水,因此可以作干燥剂。
学生3: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利用它可以做自热罐头。
师:我们在日常食品中用到的干燥剂,就是氧化钙。
利用反应过程中放热的性质,古时,林则徐用来销烟。现在的我们还用做自动加热食物。(展示多媒体资料)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1:相同点:他们都是白色固体,都有腐蚀性,水溶液都有滑腻感。
学生2:不同点: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反思: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在这节课中,你还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1:通过这课,我知道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一些物理性质。
学生2:这节课,通过我们的讨论,我们设计了好多研究氢氧化钙物理性质的方法。对于探究课,我充满期待。
学生3: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学生4:设计实验时,通过测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的体积,来测它的密度。那氢氧化钠不是易溶于水吗,那怎么测它体积呢?
学生5:自热食品用浓硫酸加水或氧化钠加水不也可以吗?为什么一定用生石灰和水?
四、练习
1、氢氧化钠是 色 体。 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
2、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 水分,而 ,所以它可以做为某些气体的 。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性,所以它又叫 、 、 。
4、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H2 (B)SO2 (C)CO2 (D)HCl
5、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在 ( )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 (C)小烧杯内 (D)试管中
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
7、诗人于谦曾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这首诗中,体现了哪些科学知识呢?
五、作业:制作叶脉书签
【板书总结】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片状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时能放热、水溶液有滑腻感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粉末状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2、氢氧化钠浓溶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3、制取氢氧化钙:CaO+H2O=Ca(OH)2
【课后反思】
第一,以学生为本,是本课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根本方向.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观察、探究、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而开放性问题又允许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使不同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至少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本教学设计中始终贯穿这一理论思想,引导学生手、脑、眼、耳并用,利用和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发掘最大潜能.
第三,注重科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科学家玻利亚强调问题解决有四个步骤,其中第四步“回顾反思”是教学实践中最容易忽视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把培养反思能力与培养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课件18张PPT。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什么感觉?说一说 像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那样的碱可以治疗对人体不利的胃酸过多症。生活中的碱工业中的碱石灰浆和水泥是用碱性
氢氧化钙制取的第一章 第三节
重要的碱《科学》九年级上
片状白色固体 易潮解(吸水性)活动一用镊子夹取几块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几分钟以后再观察这块氢氧化钠,你发现有什么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表面潮湿认识氢氧化钠片状白色固体 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 溶于水时会产生热量 活动二将水倒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的试管里,振荡试管,观察有什么变化?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记录实验现象。 外壁发烫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活动三有滑腻感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水溶液具有滑腻感 玻璃棒蘸一点氢氧化钠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是否有滑腻感?记录实验现象。粉状白色固体 微溶于水活动四固体颗粒先分散在水中,静置一段时间,有分层现象。 认识氢氧化钙粉状白色固体 1)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认识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2)请大家取一些氢氧化钙粉末,放在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
片状白色固体
易潮解
溶于水时能放热
水溶液有滑腻感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粉末状白色固体
微溶于水 活动五鸡毛被浓氢氧化
钠溶液溶解认识重要的碱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在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些鸡毛,加热,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 氢氧化钠的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集中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林则徐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将切碎的鸦片,投入两个50米见方的水池中,用盐卤浸泡半日,再加生石灰将池中煮沸,把鸦片销毁。直到6月25日,才把鸦片全部销毁,共2万多箱,100多万千克。
虎门销烟活动六氢氧化钙的制取1)实验:把生石灰放在装有少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讨论:这个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什么信息能被我们所利用?我们生活中有用到它的地方吗?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自热食品:
其特征在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进一步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对饭菜进行加热。 白固极易大量的热吸收潮解干燥剂腐蚀烧碱火碱苛性钠练习4、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H2 (B)SO2 (C)CO2 (D)HCl
5、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直接放在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
(C)小烧杯内 (D)试管中AC练习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
7、于谦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这首诗中,体现了哪些科学知识呢?练习B叶脉书签的制法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混合,放入叶片,煮沸6-10分钟。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除去碱液。然后把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毛刷轻轻刷去叶肉。如要上色,可将叶片漂洗后晾至半干,着上你喜欢的颜色,再晾干压平。(注意:使用的药品有腐蚀性,不要溅入眼睛或沾在皮肤上)。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