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重要的碱(第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重要的碱(第3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2-20 16:10:00

文档简介

第三节 重要的碱(第三课时)
碱是初中科学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了解碱的用途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学情分析
碱在工业和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学生尽管有点了解或听说但并不知道原理,从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学生对生活中碱的作用有了很大的好奇性,在这样背景下,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将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加以引导、启发,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常见两种碱的共性与个性,并通过性质来得出碱的用途。
了解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方法,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习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在前一天让学生回去收集碱的用途的资料,准备第二天在班级交流。
(二)、引入新课:出示一块满是油脂的瓷砖,你们能用那些方法把它清理干净?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方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老师:今天我也带了一种能去除油脂的物质,你们肯定猜不出它是什么物质?
出示碱面(叫小苏打)
学生有点好奇。
实验:把碱面倒一部分在海绵上,在瓷砖上擦洗,一会儿瓷砖变干净了。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激励同学通过观察现象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猜测、思考、讨论。
老师听取学生意见后进行小结:实际上小苏打在水中呈碱性,能与油脂反应从而除去了油脂。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碱在生活中具有那些重要的作用。
板书:碱的用途
(三)新课教学
出示书本P18阅读材料,请同学看后谈谈感受。
学生进行讨论,谈感受,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科学家的发明是建立在对事情仔细观察,并通过不断思考与钻研成功的。
教师设问:为什么氢氧化钠能制肥皂而硫酸不能呢?(激励同学产生思维碰撞,引出用途由性质决定)
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出:用途由性质决定。
为了能更好了解碱的用途我们再来回顾碱的性质。
由学生回答碱的性质同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
提出问题:你能根据碱的性质联系生活说说碱有那些用途吗?
(先让学生根据性质来猜测碱可能有那些用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创意给予鼓励。
(看时机成熟让学生拿出自己查得的资料,来看看碱到底有那些用途与自己的猜测有那些相似,还有那些没想到的)
让学生出示查得的碱的用途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碱的用途。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老师把碱的用途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再小组讨论,这些碱的用途又由碱的什么性质来决定的。(这个问题是让学生清楚是怎样来利用碱的性质)
(这次讨论让学生根据用途去对应性质,加深学生对碱性质的了解)
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的局限,学生对某些碱的用途不了解,教师必须加以补充。
本环节结束后,教师又提出:
能否根据碱的性质再来具体设计碱还能在生活或科技上那些用途。
(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查的资料,来进一步设计碱的用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老师引导:由这些用途发现碱的用途并不是都一样,比如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有不同用途,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这两种碱的性质并不相同。
老师归纳:尽管碱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但不同的碱还拥有自己不同的性质,这就是碱的个性。
出示书本P17图片说出化学原理,同时写出化学方程式。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知识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所以学习了碱的用途后,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所以我出示了以下几个材料题:
材料一:一工厂排出的废气主要成分是SO2,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环境排放标准,同学能帮助它使排放的气体符合排放标准吗?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材料二:氢氧化钠易潮解,利用这个性质我们有什么用途?写出化学方程式。学生讲好后再趁机出示一道题:
有一氢气中混有水蒸汽,要得到纯净的氢气,该如何处理?
再进一步提问,假如混有二氧化碳又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调动学生的兴趣。
材料三:波尔多液形成原理(内容见拓展资料)。书写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人们逐步认识酸与碱
请同学思考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请同学补充。
老师在学生回答上补充在科学家探索酸、碱认识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酸、碱的认识是否科学、合理,必须经过科学家不断的探索,才能更接近实际情况,这一探索过程仍在继续。
(四)、实验探索:
活动制作叶脉书签:
(五)、课堂小结
拓展资料
对波尔多液的介绍
1、性能与特点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喷洒药液后在植物体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药膜,该膜不溶于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树体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铜离子逐渐增加而起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
2、剂型
自行配制。硫酸铜、生石灰的比例及加水多少,要根据树种或品种对硫酸铜和石灰的敏感程度(对铜敏感的少用硫酸铜,对石灰敏感的少用石灰)以及防治对象、用药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定。生产上常用的波尔多液比例有:波尔多液石灰等量式(硫酸铜:生石灰=1:1)、倍量式(1:2)、半量式(1:0.5)和多量式(1:3~5)。用水一般为160-240倍。配制方法:按用水量一半溶化硫酸铜,另一半溶化生石灰,待完全溶化后,再将两者同时缓慢倒入备用的容器中,不断搅拌。也可用10%~20%的水溶化生石灰,80%~90%的水溶化硫酸铜,待其充分溶化后,将硫酸铜溶液缓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搅拌即成波尔多液。但切不可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否则质量不好,防效较差。
3、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可于苹果落花后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240倍液,半月喷l次,并和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共喷3~4次。防治苹果烂果病(轮纹病、炭疽病),可在往年出现病果前10~15天喷石灰倍量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每15~20天喷1次,连喷3~4次,采果前25天停用。防治苹果霉心病,应在苹果显蕾期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防治苹果、梨锈病,可在苹果园周围的桧柏上,喷洒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防治葡萄黑疽病、炭疽病、霜霉病,可喷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每12~15天喷1次,共喷2~4次。
4、注意事项
配制容器不能用金属器皿,喷过的药械要及时洗净,防止腐蚀。阴雨天、雾天、早晨露水未干时均不能使用,以免发生药害。不能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两药间隔期为15~20天。果实采收前20天停用。苹果有的品种(金冠等)喷过波尔多液后幼果易生果锈,可改用其他农药。
课件15张PPT。第三节 重要的碱讨论1、这是一块满是油脂的瓷砖,
你们能用那些方法把它清理干净? 实验:用碱面擦油脂的瓷砖碱的用途碱的性质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 大胆设计:利用碱的性质,设计碱的用途试一试:材料一:一工厂排出的废气主要成分是SO2,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环境排放标准,同学能帮助它使排放的气体符合排放标准吗?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材料二:氢氧化钠易潮解,利用这个性质我们有什么用途?写出化学方程式。
拓展1、有一氢气中混有水蒸汽,要得到纯净的氢气,该如何处理?
拓展2、假如混有二氧化碳又该怎么办呢? 材料三:波尔多液形成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阅读小资料 人们逐步认识酸与碱 实验探索: 制作叶脉书签 练习1、下列物质中,既可以降低土壤的酸性,又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胆矾 D.食盐
2、下珍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能除去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粉刷墙壁 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骨折的病人要上石膏固定骨折处,石膏就是氢氧化钙
D、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混合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4、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
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的固
体的小纸袋,纸袋上的说明
如右图。
请解释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为什么要写明上述注意事项?你能利用生石灰干燥剂设计一些化学实验并演示给家人看吗?
干燥剂 请勿食用
请注意
·本干燥剂之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 请勿食用,如果误食入口,请
速以清水漱口。
· 万一误入眼睛,请以清水冲洗 后,求诊于医师。
· 请慎防儿童取玩。5、怎样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硫酸 c.熟石灰 d.硫酸铜 e.纯碱 f.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f)填空(不得重复)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______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
(4)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__;
(5)农业上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