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7古诗两首 第 1 课时
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2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孤、遥;运用查字典、看书下注解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长云、穿。2、结合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这四点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诗意。3、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体会品悟诗情,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
知识链接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出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闺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等。
导 学 过 程
预习导学 一、预习导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我要用查字典、看书下注解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词。3、收集有关王昌龄的资料和本诗的写作背景(可用U盘、可打印)二、激情导入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幅画,大家想看看吗?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画。2、看了这几幅画,同学们想知道画中讲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从军行》(板书课题),这首古诗讲的就是有关这几幅图的故事。 复案调整
合展作示探交究流 初读课文、交流展示(一)、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王昌龄,唐代诗人。中过进士,做过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名。诗多描写边塞征战,既表现了将士弃家出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征人的悲惨遭遇。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二)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写得气魄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他的诗气魄宏大,特别能鼓舞斗志。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读读吧!(小组学习时教师桌间巡视指导)1.自学要求:(指名读)1)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2)自学生字,读准会认字,记住会写字。3)小组合作,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二、汇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2、理解体会第一句。课件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景物:【青海长云暗雪山】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板书:环境恶劣)。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品读此句,读出沉重压抑之感。3、理解体会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二句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景,观察图上景物,【孤城 遥望】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板书:思念家乡)。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4、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过渡: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第三句图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什么?“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诵读指导: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品读第三句,读出低深、忧郁的语气。过渡: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三、体会意境,品悟诗情1、出示全景图,让学生看图有感情的朗读全诗。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3、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诵。4、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戍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将士,学习他们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大声地朗读这首古诗吧!四、回顾总结:这首古诗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达标检测 ★按原文填空。 从军行青海( )( )( )( )( ),( )( )遥望( )( )( )。黄沙( )( )( )( )( ),( )( )楼兰( )( )( )。
板书设计 27、从军行乌云 遮暗 战士 遥望 从军行 英雄气概将士 百战 艰苦奋斗 不破 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