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行为大环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小行为大环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20 16: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小行为大环境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力图使生活再现,同时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本课是对前两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②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③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2、情感态度与德育目标:
  ①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②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3、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环境情景剧的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与环境情景剧相关的道具。
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每天,我们都要做出许多决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学穿什么,几点开始锻炼等等。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和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行为是怎样影响大环境的。
  学生:认真听讲,随教师进入情境。
  (二)新课教学:
  1、活动——环境情景剧。
  提出要求:
  ①每个小组从本小组调查到的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中选择一种作为表演主题。
  ②表演的情景人物中要有受到破坏的环境和受到伤害的动物、植物等角色,重点以环境、动物、植物遭到破坏后的感受表演出人类破坏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以环境、动植物的口吻对人类提出要求。
  ③每组表演时间不超过3分钟。
  学生:阅读资料,分小组选择一个主题、一个情景进行预演,组员间分工合作,自己进行角色分配,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表演等。
  2、学生小组表演。
  ① 可以采用自己觉得更典型的案例。
  ② 表演必须是身边的小事,防止陷于大而空。
  ③ 表演不要偏离主题或活动目标。
  3、评价表演情况。
  4、讨论
  教师:学生从表演中感悟道理,自命题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表演不是活动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表演引出的讨论和思考)
  例:①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不乱到垃圾。
  ②真爱生命,从小动物做起。
  5、交流
  教师:
  ①组织学生将自己在情景剧中得到的启示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分析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什么影响。
  ②今后我们再采取行动时应该考虑到哪些问题,向人们提出自己的什么建议?
  学生:提建议并交流。(可小组讨论)
  6、小结:
  随处到垃圾,随处丢弃废旧电池、打鸟、乱折树枝、花草,动物随地大小便等生活常见的行为,平时在我们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就是这样的“小”行为却影响着我们的“大”环境,也许你认为自己做些什么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但当数百万人的选择综合在一起时,个人的行为就会导致环境的变化,所以,一个人的小行为其实并不小,它也影响着大环境的变化。
  7、阅读科学在线。
  ①提出问题:环境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就受到影响,甚至是灾难,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60页的科学在线,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②学生汇报:科学在线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③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④通过阅读科学在线,使学生的认识从自己身边的小环境,到自己生活的大的生态环境,再延伸到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8、课下作业
  整理提出保护生态系统的倡议,以本组喜欢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各组保护生态系统的倡议。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小行为大环境
行为影响环境:
(1)节约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有致命危害。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小行为 大环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实质性的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情境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使思维过程及思想动态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的好奇心特强,求知欲特旺。因此,我就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政治课的美,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在教学中建立合作小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我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组之间互相研讨、协作交流,既达到知识技能互补,又能培养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小组之间开展活动、学习竞赛,培养了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促使小组成员的合作更密切、更协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喷涌。
3.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是推动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课前、课后搞调查,动手实践,充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就此发出共同的呼声:“为了生存和发展,请保护地球--我们的家”,达到本节课真正的教学目的。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学生对于这节环境保护课看法不够,不能亲自实施到位,不能进行宣传等等。这些还需要时间去改变他们的看法,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