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热与能~课堂练习1 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__
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4、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 )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低的凝固点 D、较高的沸点
5、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高的凝固点 D、较大的热值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___________能。
7、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_______或_______方式失去水分的。
8、100℃的水能自动地把内能转移给低温的空气,低温的空气________(填“也能”或“不能”)自动地把内能转移给100℃的水;汽车制动时,汽车的________转变为地面、空气的内能,这些散失到空气和地面的内能,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________。
9、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4.2×104J的热量,水温升高了___________,水原来的温度是___________。
10、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答案:1
1、B (冰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由于变成水后状态改变,故比热容变大。)
2、A(本题比较加热时间相同时,甲乙升高的温度,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吸收的热量都相同时温度变化的多的比热容小,故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A对。加热时间相同,表明两物质吸热相同,故C、D错。)
3、B
4、B
5、D
6、化学(或生物质)
7、扩散, 升华, 蒸发
8、不能 机械能 方向性
9、20℃ 60℃
10、
(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不能保证质量相等 应选择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吸收相同的热量 (3)升高的温度
热与能~课堂练习2 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
1、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2、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
3、如下列四图所示,描述其能量转化情况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风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乙图所示钻木取火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图所示电风扇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所示电饭煲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4、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5、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余音绕梁 B、尘土飞扬 C、人声鼎沸 D、花香扑鼻
6、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能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字母)
8、课堂上,王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同学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月2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赫拉神庙举行。女祭司将火炬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聚焦后的太阳光照射火炬,使它的温度迅速升高而燃烧,火炬燃烧前的升温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10、炎热的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
11、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各盛80℃的热水l.5kg,瓶内各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c水=4.2×103J/(kg ·℃)
时间t/min 0 10 20 30 … 140 150 160
包羽绒的瓶内水温T1/℃ 80 70 67 54 … 12 11 10
包棉絮的瓶内水温T2/℃ 80 67 64 52 … 10 10 1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保温性能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经过160min,包羽绒瓶中的热水向外界放出了________________J的热量;
(3)从表中水温变化的快慢情况分析,瓶中热水放热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
(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其中国家体育馆“鸟巢工程”采用太阳能电力这一绿色能源。令专业建筑专家惊叹的是,“鸟巢”的设计,不仅是能够获得自然通风,而且4.2×105kg的钢结构靠自身的24根钢柱支撑。
(1)给“鸟巢”工程供电时,若功率为130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连续正常工作100min,可得到多少焦耳的电能 如果这些电能有42%转化为水的内能,则可以使104kg水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若每根钢柱的横截面积为1.5m2,则平均每根柱子承受的压强为多大
能力提高与综合测试答案:2
1、B 2、B 3、B 4、C 5、D
6、食用油 水
7、BC AD
8、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9、太阳, 内,
10、热传递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少
11、
(1)羽绒
(2)4.41×105J
(3)热水放热先快后慢(或热水与外界温差越大时,放热速度越快。)
12、
(1)a
(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压缩气体产生的热主要是在气筒下端传给筒壁。从题中描述现象可知,气筒上部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端却很热,甚至烫手,所以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使气筒发热应该是主要原因。
13、
解:(1)W=Pt=1.3×105W×6×103s=7.8×108J
Q吸=42% W=42%×7.8×108J=3.276×108J
由Q=cm△t得,△t= Q吸/cm=3.276×108J/4.2×103J/(kg ·℃)×104kg=7.8℃
(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