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3-08 07: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1.2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二) 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会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水的沸腾曲线。会从水的沸腾曲线确定水的沸点。
2、掌握蒸发的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了解气体液化现象和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气体液化现象和特点。
二、预习导航
1.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作汽化。_______和________是汽化现象的方式。
2.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就是液化。液化过程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3.蒸发是在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可以在_____________下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___________,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达到____________才能发生。在沸腾过程中液体必须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三)汽化与液化
1.(1)汽化(蒸发、沸腾):物质由 变成 的现象,汽化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
试着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
不同点 发生温度 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发生位置 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发生的剧烈程度 平和、缓慢
对温度的影响 液体的温度降低
想一想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是一定是100℃,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物质由 变为 的现象。液化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就是 。
补充:蒸发的快慢与 、 、 有关。
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提问:夏天你打开冰箱门时,会看到冒出一股“白气”,水沸腾时也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
想一想:用口对着玻璃片呵气,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2.实验:关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点。酒精灯内的酒精容量应为_________左右;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或小木条引燃;熄灭是应该用_______盖灭;酒精灯火焰______部分温度最高,应该使用外焰加热。
2)注意观察沸腾前后的气泡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
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时移开酒精灯沸腾现象是否继续发生?这时水温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画线部分的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有 (填序号,下同),
属于蒸发的有 属于液化的有 。
①壶中的水烧开后,壶嘴附近看到“白汽”;
②夏天从冰箱中拿出饮料,过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
③跑步时出了一些汗,过了一会儿汗水不见了;
④水烧开时,水表面和内部产生大量气泡。
练习2: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 )
A、到100℃就沸腾 B、到100℃不能沸腾
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 D、无法确定
四、课后检测
A组
1、蒸发能够致冷,因为蒸发过程中 ( )
A、产生微风 B、空气要大量吸热 C、有热量产生 D、从周围吸收热量
2、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逐渐升高 B、逐渐下降 C、不变 D、忽高忽低
3、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 ;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 过程,需吸收 。
4、夏天如果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的示数 ;如果在温度计的水银泡上包适量浸过乙醚的纱布,过一会儿示数会 ,这是因为 。
5、针对我国土地沙漠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或“加快”)。
6、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情景。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甲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火箭常用的氧化剂是液氧,它的沸点是-183℃。人们在火箭起飞前才往贮藏箱里灌注的原因是 ( )
A、灌好液氧后会凝固 B、常温下液氧容易汽化
C、液氧会升华 D、液氧不易贮存
8.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干燥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
A.液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凝固现象
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和____ ______。
10、液体在沸腾时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11.蒸发和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吸热,沸腾放热
B.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
C.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D.液体蒸发和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B组
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 )
2.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儿后,才伸进病人口
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l984年1 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一250C,最低 气温达一88.30C,在那里使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吸热的是 (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 B.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 D.冬天的早晨,地面出现白白的一层霜
5.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雾 8.霜 C.雪 D.冰雹
6.烧开水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壶嘴周围有些“白气”,掀开壶盖,发现盖的内表面有积水,这两种 现象都是 ( )
A.熔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液化现象
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8.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⑧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温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1-8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左右。
(2)根据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