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1.3水是常用的溶剂(二) 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非饱和溶液的定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非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的条件。
学习重点
饱和溶液与非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的条件。
二、预习导航
1.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 的。
2.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主要是由 决定的
3.饱和溶液是指 ,
不饱和溶液指 。
4.平时喝的汤水中溶有食盐,这样的食盐溶液是饱和溶液吗? 。
5.“饱和溶液一定是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三、学习过程
一、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硝酸钾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但是在一杯水里是不是无限制地溶解呢?
演示:
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保留试管里的溶液,供下面的实验用)
讲述:此实验说明,在室温,在 10mL水里,氯化钠或硝酸钾 (能或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上面的实验里,在室温下当氯化钠或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是
溶液;当氯化钠或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试管里的溶液就是 溶液了。
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 ”和“ ”。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外界因素。
演示:
给上一实验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现象:
结论:
演示:
给第一个实验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水振荡,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现象:
结论:
讲述:这两个实验说明,在 或 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 ”和“ ”,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填空: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还常常把溶液分成 和 。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而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呢?
三、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演示:实验
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2g食盐和0.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
提问: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讲述:室温下,2g食盐完全溶解在10mL水中,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此溶液虽然是不饱和溶液,但它是浓溶液。而另一支试管内,0.1g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试管内上层澄清溶液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但它是稀溶液。
结论:浓溶液不一定是 ,稀溶液也不一定是 。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
四、课后检测
A组
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
2.不饱和溶液在水分蒸发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
3、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
4.小明已经配制好300mL的硫酸铜溶液,但不知道是否饱和,你认为小明检验时最合适的方法是 ( )
A.加入少量硫酸铜看是否还能溶解 B.冷却
C.加热 D.蒸发水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 )
②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 )
③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
④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 )
⑤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⑥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B组
1.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2. 欲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溶质 B、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 D、加入同温度的氯化钾饱和溶液
3.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 液
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 .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6. 20°C时,下列氯化钠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的是( )
A. 20°C时,向溶液中投入氯化钠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B. 20°C时,向溶液中投入氯化钠晶体,晶体溶解
C. 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5°C ,仍无晶体析出
D. 加热蒸发部分溶剂后,发现有晶体析出
7. 研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跟温度有关,在下列仪器中,需要使用的有( )
①玻璃棒、②角匙、③烧杯、④温度计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9.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1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11.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五、教学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