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常用的溶剂(三)

文档属性

名称 水是常用的溶剂(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3-08 07: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1.3水是常用的溶剂(三) 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溶解度的定义。
2.了解溶液溶解度曲线、种类及意义。
学习重点
溶液溶解度曲线、种类及意义。
二、预习导航
1.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水中达到 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2.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 食盐,就是说20℃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 。
3.20℃时,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31.6克。此时,饱和溶
液 克,溶质 克, 溶剂 克。
4. 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三、学习过程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即:在一定的温度下,在100 克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某物质的质量(克)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
是 、 、 、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 。
讲一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
这句话的含义是20℃时,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31.6克。
此时,饱和溶液 克,溶质 克, 溶剂 克。
2、、溶解度曲线
(1)列表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形象地表示出物质的 随 变化情况的曲线。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四、课后检测 A组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欲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溶液的温度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D、增加溶剂的质量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20克 A 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A的溶解度是20克.( )
(2) 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3)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
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那么在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克食盐;
6.能证明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 状态的方法是 (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氯化钾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氯化钾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7.M克食盐与N克水混合振荡,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 )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等于或小于(M+N)g D.无法判断
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C.溶剂质量减少 D.浓稀程度不变
9.试一试:先在烧杯中加50mL的水,然后加入5g食盐充分搅拌。
(1)食盐能不能溶解 。
(2)得到的混合物放置20rain后会不会分层
(3)把食盐溶液的上下层分别倒入两个空杯中,尝一尝,是否一样咸
B组
1、下图溶解度曲线,能表示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一直增大的是( )
2.200C时36克食盐加入100克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400C时63.3克硝酸钾加入100克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食盐溶解度大 B、硝酸钾溶解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如右图所示,A、B、C分别表示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t3℃时,3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②______℃时,B和C的溶解度相同。
4.200C把20克食盐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是 ,溶液质量
是 克。(20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5.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6.下列对“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B.20°C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7.做溶解固体药品实验时,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
A.量筒、烧杯 B.烧杯、玻璃棒 C.漏斗、滴管 D、量筒、试管
8.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矿泉水 8.蒸馏水 C.雨水
9.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最多能溶解l5克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在等量水中加入14克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溶液;若再加入2克硝酸钾,则此溶液中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克。
五、教学反思
第二节 水的密度和三态变化 补充练习
1、严冬的早晨,可发现玻璃窗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 .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溶剂化物化成小水珠,再凝固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 .室内的水蒸汽向玻璃放热凝华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 .室内的水蒸汽向玻璃放热凝华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2: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 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的过程: 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   b.干冰吸热熔化  c.云层中水蒸汽遇冷液化为雨滴 d. 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f. 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A. a c B. a d f C. b c D. e
3、我国发射卫星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以液态氢为燃料,它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用什么方法将氢气液化后装进火箭里的。
火箭在发射时,为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架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
思考: 你认为火焰喷射到水面时,会发生哪些物态变化
这些物态变化对发射台是否起到保护作用.
4、只吸热、不升温的物态变化有 。
5、填出下列物质吸热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1) –20 摄氏度的冰吸热,温度将 ;(2)0摄氏度的水吸热,温度将 ;
(3)0 摄氏度的冰水混合物吸热,温度将 。
6、判断物质的状态:
98 ℃的 水 59 ℃的水
389 ℃的水银 200 ℃ 的水银
89 ℃的酒精 20 ℃的酒精
20 ℃的乙醚 90 ℃的乙醚
测量200摄氏度高温物体和 – 50摄氏度的物体应分别采用 , 温度计(水银或酒精温度计)。
7、如图所示:烧杯中的水 沸腾,因为它具备了 条件。
试管中的水 沸腾,原因是 。
8、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从哪一面吹来的,试说明理由,并举出一个相同原理的例子。
答: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______得快,从手臂吸收的______多,手臂的这一面就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9、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10、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共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11、如图是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判断下列的说法正确与否。
1)实验中加热了2分钟后停止了加热;( )
2)沸点不足100摄氏度是因为供热不足;( )
3)AB段表示水吸热但不升温;( )
12、蒸发和沸腾是____
__的两种方式,如图中
1、 乙是某同学做观察
2、 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的示意图,其
3、 中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
13、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晶体在EF段呈液态,温度不变
B、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上升
C、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晶体在GH段呈固态,温度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