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0 21: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写道:“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北美)那一大片殖民地领土之后,还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这里的“儿子”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 君主专制的建立 B.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 D. 中央集权联邦制国家
2.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 ②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下列不属于章西女王、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事迹的共同点的有( )
①使国家赢得了最终独立 ②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
③领导反对殖民者的斗争 ④沉重打击了葡萄牙殖民者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下边是小武同学运用列表归纳法制作的部分“逢十周年的历史大事,其中空缺的地方应该填写的是( )
时间 事件 周年数
1688 光荣革命 330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150
1918 100
1928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90
A.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B. 中国掀起五四运动
C. 国际联盟宣布成立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5.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 ②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革命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正确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是( )
A. 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 B. 危机——繁荣——持续稳定发展
C. 繁荣——持续稳定发展——危机 D. 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繁荣
8.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①、②、③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应是( )
A.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B. 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 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 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予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①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
10.下图是台北故宫展出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正本,下列不属于该条约的条款是( )
A.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作为赔偿军费
B. 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据守主掌
C.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D. 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1.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根本目的
C. 都向西方学习了生产技术 D. 都创办了近代工业
12.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
会议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中共二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 中共七大——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中共八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3.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14.14.《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发》,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 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 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5.约翰 麦克尼尔在《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 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6.(本题4分)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来。
  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早期的火车头 《定军山》剧照 早期电话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①交通方面:
②通信方面:
③文化生活方面:
④社会习俗方面:
(本题6分)步入近代社会以来,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取代以王权为核心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根据提示信 息,将下面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国别 法律性文献 地位
英国 ①《 》 确立“限制王权、议会至上”的原则
美国 ②《 》 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
③《 》 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宪法
④《宅地法》和《 》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扭转了战局
法国 ⑤《 》 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⑥《 》 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18.(本题10分)杰出的历史人物深深影响着时代发展的进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拿破仑个人的影响是诚然可贵的,但只有顺应正在推动欧洲文明进程的历史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
——乔活 勒费弗尔(法国资产阶级史学家)
材料二: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 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一一互动百科
材料三: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布尔什维克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人们相信,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人民将行使权力,所有人都有工作,再也不受剥削。然而,建立新社会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材料四:
雅尔塔三巨头(左起: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依据材料一,概述拿破仑的历史功绩。材料认为拿破仑取得这些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扮演了哪些最重要的角色?分析他和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的共同原因。(2分)
(3)为建设苏维埃俄国,列宁进行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探索?(2分)
(4)材料四图中的罗斯福和斯大林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影响? (4分)
19.(本题10分)材料一 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預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 杰温斯对19世纪中叶英国的描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稂田;芝加哥和奥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选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哪一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其“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2分)
(2)分析材料二中19世纪中叶英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并写出对外开放的格局.( 2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产生的影响.(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当今世界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2分)
20.(共15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某校八年级黎明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和图一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3分)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
(2)图二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结合材料和图三,“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图四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什么?(5分)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图五到图六,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 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从此中国进入什么时期?(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个道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3分)
2018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
选择题:BBDDD CACBA BDABA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的“英国的‘儿子’”指的是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A指的是英国,C不单指美国,D说法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文的“儿子”指的是美国,然后依据所学知识,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B。
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文艺复兴兴起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所以其不可能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故②④不是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的影响。其影响为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故选B。
3.D
4.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18年是一战结束100周年,D项符合题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19年中国掀起五四运动;1920年国际联盟宣布成立。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5.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法西斯”,巴黎和会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当时德国、日本未走上法西斯道路,慕尼黑会议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满足德国的侵略野心,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6.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革命理论;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属于国内国际意义,①排除。仔细审查②③④ 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是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繁荣;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实力地位下降;80年代,通货膨胀明显,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即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故选A。
8.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二战以后,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各国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B
【解析】①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标语出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②项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出现在国民革命战争时期;③项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一口号出现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④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此题干中的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予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故选B。
10.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赔款银元2100万,A项符合题意;规定割地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1.B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要求应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的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此,B项说法“不是”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故选B。
1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A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到重庆谈判。仔细审查①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于 1689 年,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以法律 形式保障议会权力;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提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独立宣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由此分析这三份人权文献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解题关键是比较《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颁布的目的和内容,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
15.A
【解析】根据题干“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煤炭被最大程度的开发,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厂手工业,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答案A符合题意。
点睛: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①交通方面: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
②通信方面: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③文化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④社会习俗方面:剪发辫、易服饰、禁止缠足、改称呼、改礼仪,提倡新道德等。
17.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1787年宪法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⑤人权宣言⑥拿破仑法典
18.(1)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拿破仑顺应了正在推动欧洲文明进程的历史潮流。
(2)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后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政权;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英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占有原材料和市场,英国不断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与运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3)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吸引国外资金、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对中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中国综合国力.
对世界: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贸易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全球化等.
(5)开放的对外政策;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
20.(1)含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两例即可)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3)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出两例即可)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道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实事求是,或符合国情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