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3-14 0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科学(下)第一章全章测试题A卷
中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
3.2009年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4.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
A 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5. 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6、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光纤中是沿中轴线直线传播的 B。光纤通信与有线通信一样,都需要金属导线
C.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D.光纤通信中传播的物质—光,不是电磁波
7.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
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
A.在人耳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声源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
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0、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
11.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12.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3.“嫦娥一号”卫星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进行变轨而奔向月球是通过一种波来实现的,这种波是( )
A.微波 B.可见光 C.超声波 D.次声波
14、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15、2010年1月17日零时12分,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潜水艇内的人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C.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 D.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
17.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1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容器中的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若将容器右端抬高一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 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入射角不变,反射角增大 D、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20.下列四幅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丙 丁
A.图甲中,潜水艇内人员使用的潜望镜,是利用凸透镜原理工作的
B.图乙中,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网球运动速度,是利用超声波成像原理工作的
C. 图丙中,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图丁中,日食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22、红外线具有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24.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其内有许多 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25.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实验,从中可以发现:物体振动越快, 越高.
25题 26题 28题
26.下面右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27.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 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 以后,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一感受器很敏感的人,易晕车、晕船或晕机。
2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 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 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 角等于 °,界面是 .
29.如图6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桥长45 m,则桥的像长 m。正中大圆直径为l0 m,则大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
30.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市区、住宅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减少噪声。
三、分析与实验探究题:(共22分,第31题4分、32题8分,33题10分)
31.(1)请你画出图甲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33.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
一、1-5 CDCCD 6-10 CBCBC 11-15 BDAAD 16-20 ABBDC
二、21、空气 22、热 使荧光物质发光 验钞机 23、频率 24、味蕾 25、音调 26、吸引 反射 27、身体位置 大脑皮层位觉中枢 28、OG 30 AB 29、45 5 30、传播 声源处 三、31、略 32、 8 大小不变的光斑
靠近 ,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33、 10 20 7500 8700 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
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 C.水面“折”枝 D.日全食
B
C
漫反射
太阳光


D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