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复习会议材料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中考复习会议材料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3-14 15:35:00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和评价重点和热点: 利用给出的一些单个实验装置,按要求连
接仪器,选择药品,叙述现象或说明理由(2009)31.过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
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
应: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为
了测定工业用过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
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
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
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
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 体积,就可推算
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
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 (填字
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断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
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重点和热点: 利用给出的一些单个实验装置,按要求连
接仪器,选择药品,叙述现象或说明理由 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
整的实验或补充实验步骤(2008)24.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钡,为了不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需要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银并分离和制得碳酸钡,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写化学式)
(2009)26.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请选择下列试剂: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氯化钡溶液,用两种方法,每次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填写下表:实验题中经常性考查: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特别是亚铁离子的问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利用(2008)31.小明在研究人体呼吸过程中吸
入、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现有两个相
同的软塑料瓶,瓶内分别装有空气和人体呼
出气体。可以选用的仪器和药品有:水槽、
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
液。请帮助小明设计两个简单且现象明显的
实验来区别哪瓶装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简
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观察的现象。
实验一步骤: ,根据 现象加以区别
实验二步骤: ,根据 现象加以区别(2008)32.已知Fe(OH)2是白色絮状沉淀,
并极易被空气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右
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
置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
色絮状沉淀。(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2)A试管中的反应开
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3)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
沉淀,并在一段时间内防止被氧化为Fe(OH)3
红褐色沉淀,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4)写出该装置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
式重点和热点: 利用给出的一些单个实验装置,按要求连
接仪器,选择药品,叙述现象或说明理由 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
整的实验或补充实验步骤 对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排除不合理
因素,设计更科学的实验方案(2009)34. 在课外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总质量为400克左右,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并比赛小车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
路上一次运行的距离谁最远。张明制作了如
图所示的一辆小车,他往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过一会小车向前运动了。(1).理论上,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
的条件下,请在下列试剂中选择最符合比赛
要求的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
10%的稀硫酸、⑤10%的盐酸溶液。你选择
的试剂是 (填序号),在试管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要使小车的运动速度比(1)中所选试剂时快,应往试管中加入哪两种试剂 (填序号,从上一小题中提供的试剂中选)?(提示:10%的稀硫酸比10%的盐酸溶液pH
要大)(3).若仍选用以上试剂,在不改变试剂质量
及道路和动力的条件下,如何使张明的小车
跑得更远?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4).有同学根据同样的推进原理,但不进行
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他选用的方法
可能是 。重点和热点: 利用给出的一些单个实验装置,按要求连
接仪器,选择药品,叙述现象或说明理由 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
整的实验或补充实验步骤 对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排除不合理
因素,设计更科学的实验方案 利用给定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除
杂、检验和收集(2010)32.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
烧碱溶液 蒸馏水。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二氧化碳;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二氧化碳,三套装置如图所示。(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纯净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 ,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
(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2)你认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 理由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革,理论上还可根据 变化,来判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重点和热点: 利用给出的一些单个实验装置,按要求连
接仪器,选择药品,叙述现象或说明理由 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
整的实验或补充实验步骤 对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排除不合理
因素,设计更科学的实验方案 利用给定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除
杂、检验和收集有关控制变量法的实验(2010)3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3、6.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_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在第④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
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自变量确定无关变量控制应变量的观察现象的分析再一次分析无关变量的控制1.预测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由题目提出一个实验方案,根据实验
方案预测实验现象,通过现象推理实验可
能得出的结论1.预测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2.实验装置的组合 由题目提供一些实验装置,要求从
中选出一部分装置(或全部)组装成符
合某一要求或完成某一实验的成套装置。1.预测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2.实验装置的组合3.实验方案评价 以批判的思想方法对所设计的实验方
案、实验方法、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
排除不合理或可行不最优的方法,选择创
新更好的方法。 评价原则(1)理论正确。设计方案
一定要符合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
(2)操作可行;(3)经济合理;
(4)推理严密;(5)保护环境。1.预测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2.实验装置的组合3.实验方案评价4.一装置多用,多装置一用的装置设计题5.实验设计题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5.实验设计题 题目提出实验目标,由学生自己设计
实验步骤,选择实验药品,设计实验装置,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
结论,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5.实验设计题 包含:实验仪器的设计和改进,实验
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制备方案的设计,实
验装置组装设计,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连
接等。 原则:原理正确、操作简单、现象明
显、药品经济、结论可信实验题发展的趋势: 6.综合实验题 药品的选择、选择仪器、安装实验装置、组合装置气体制备、检验、鉴别、除杂、尾气处理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验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考查学生
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观
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我们的困惑:
例题的精选; 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进行探究。已知它
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
或两种组成。(铜和氯化铁溶液会发生反
应)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考查学生
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观
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我们的困惑:
例题的精选;
表述是否科学规范;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考查学生
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观
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我们的困惑:
例题的精选;
表述是否科学规范;
审题仔细程度;
思考问题的严密性。知道问的是什么?判断用什么知识点来解决解决问题时题干中有何有效信息确定解题思路确定答案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学案)
一、小试牛刀:
实验室将草酸固体加热,可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H2O+CO↑+CO2↑如果用此反应制出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为得到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并检验还原氧化铜后所得到的气体,请用各装置的序号表示出正确的连接顺
序:
    
A B C D E F
二、知识链接:
请将下列各装置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除去方法
H2O
CO2
H2
CO
    
A B C D E F
小贴示
1、检验和除杂为什么试剂不同:检验需要现象明显,除杂做到务必除尽。
2、检验和除杂方法很多,要根据题目选择最合适的试剂和装置。
三、讨论
如何证明某气体中同时含有 H2O 和H2 ? (下列装置可重复使用)
  
B E F
思考:选择先检验什么后检验什么,为什么?
四、活学活用
如何证明导出的气体中同时含有 CO和CO2?(下列装置可重复使用)
   
A B C D
几点注意:
(1)除杂检验需分清 (2)检验之前排干扰(除杂)
(3)除了杂质再检验 (4)验水前来除水后
(5)污染气体要处理 (6)长进短出来洗气
(7)
五、议一议:
小试牛刀的答案
若题中告之试剂(如浓H2SO4和NaOH)足量时,除杂后就不需要
再检验(如H2O和CO2 )是否除尽这一步。
六、练一练: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如何设计一套装置来检验煤气中可能有CO2 H2 H2O 的存在(下列仪器可重复使用)

    
A B C D E F
七、巩固练习:
1、含CO、N2、H2、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依次通过NaOH 溶液、灼热的CuO和浓硫酸,最后剩下的气体是( )
A. N2和CO2 B. N2和H2 C. N2和CO D. 无任何气体
2、下列装置中制H2的发生装置应选
检验HCl气体选 ,除去HCl气体选
检验水蒸气应选用 ,除去水蒸气选用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氢气,各装置的 连接顺序应该是

4、(2008中考)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 Na2CO4 +4HCl== 4NaCl+2CO2↑ +O2 ↑+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工业用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写化学式)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 (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定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5、某一种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

? 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请你分析:
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___,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最合适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_________。
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装置A中挥发出来的HCl;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学生在验证CuO与CO的反应产物时,在装置E中加入了一种试剂。你认为这种试剂是 。


教学内容: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 第 1 课时 2月23日
一、教学后记:
1、学生这部分知识遗忘有多有少,要视情况将知识链接复习的时间进行调节,复习一定要充分,搞清检验和除杂的不同,单一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做到掌握了,其他问题既可迎刃而解了。
2、提问、学生回答比较多,可能会脱离主题,注意把握练习的量和时间。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去的方法、装置。
2、初步掌握两种或多种气体的检验和除杂的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融会贯通,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巩固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去的方法、装置
教学难点:
多种气体的检验和除杂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准备(教学具):
贴图,磁铁,课件
五、板书设计:(贴图形式呈现)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装置 实验现象 除去方法、装置
H2O 无水CuSO4 浓H2SO4
CO2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
H2 CuO、无水CuSO4 点燃
CO CuO、澄清石灰水 点燃
六、教学过程(策略、方法)
目标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依据或反思
练习引入,激发学习渴望
掌握常见单一气体的检验和除去
两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检验和除去,学会分析
多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检验和除去,学会综合分析
一、小试牛刀:
练习
二、知识链接:
学生黑板上来贴图,并解释
三、小组讨论
如何证明某气体中同时含有H2O 和H2 ?
汇报结果
四、活学活用
做如何证明导出的气体中同时含有 CO和CO2?
学生解释
五、议一议:
小试牛刀的答案
六、练一练: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设计一套装置检验煤气中可能还含有CO2、H2、H2O的存在
七、巩固练习:(作业)
练习答案五花八门,
牛刀已钝,需要磨了。
自然的引出复习。
教师指导
1、检验和除杂试剂不同:检验需要现象明显,除杂做到务必除尽。
2、检验和除杂方法很多,要根据题目选择最合适的试剂和装置。
几点注意:
(1)除杂检验需分清
(2)检验之前排干扰(除杂)
(3)除去杂质再检验
(4)污染气体要处理
教师指导
若题中告之试剂(浓H2SO4和NaOH)足
量时,除杂后不需要再检验(H2O和CO2 )
是否除尽这一步。
请学生归纳补充:
(5)长进短出来洗气
(6)先验水来后除水
(7)
创设迫切的学习氛围。
回忆、复述、归纳知识点,保留贴图,用以加深知识印象,其应用贯穿于整堂课,方便快捷。
练习由单一气体的检验和除杂到两种、多种综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小帖示和注意点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并留有学生总结的余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