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说教材:
《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
小灯泡的内部放大图、多媒体课件 教法和学法:
1.观察法
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有意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有意观察法”。
2.操作法
操作,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程度而言,它可分为“引导式操作”、“挑战性操作”、“自主性操作”这样三种状态。针对“接亮小灯泡”这个环节而言,由于内容本身能吸引儿童,而且从本活动的教育意义出发,我把操作定位在突出“自主性” ,这样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连接中的创造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 反思法,是达成情感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堂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谈谈活动后的各种想法环节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要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发挥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学生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的结构,立足学生心理需求来解析每一个具体的活动,让每一个活动成为承载科学概念、激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体。
?? 所以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二)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三)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小灯泡的构造灯丝金属丝玻璃泡金属触点金属丝金属触点金属丝(钨丝)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我们用到的物品电线小灯泡干电池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电池还有这样连接的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连接电路,那么你思考过电是怎样在电池、小灯泡、电线中流动的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点?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电的流动路线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流过导线 锡点 灯丝 螺线,最后回到电池的负极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它们能亮吗???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短路时,导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