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物质的溶解性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属于“物质科学”。
本节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溶解性有一定的掌握。了解溶解性的概念,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限,且不同物质溶解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的条件有关,不同外界条件可以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合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现实,让学生逐步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充分抓牢探究实验的掌握。
重点:
了解物质溶解的能力是有限的
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
难点:
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二、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深。如物质不能无限量溶解,溶解能力有限。气体液体都可以溶解等。这节的实验相对简单,学生一般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师需要在物质的溶解能力这块多加讲解,举例,使学生真正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溶解性的概念
2、了解物质溶解的能力是有限的
3、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4、了解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溶解性
5、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比如温度)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和扩充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增加其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并尝试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究
4、STS教育
讲课堂中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等。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记录本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及药品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板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 小毛驴的故事“同学们小时候应该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吧,《小毛驴过河》。小毛驴驮着盐袋子走在路上,不时觉得盐袋好重好重。小毛驴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条小河,于是兴奋的跑向小河想喝口水歇一歇,可是由于太高兴了,小毛驴脚一滑半个身子掉进了河里。小毛驴急忙翻身起来,忽然,他觉得背上的分量轻了不少,走起来再不感到吃力了。驴子很高兴:“看来,这河水是魔水。我的记住,在河里摔一跤,背上的东西会变轻。” 以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小毛驴说,这水是魔水,真的是这样吗?那到到底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不是盐被水溶解了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关于溶解的知识,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什么是溶解性 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物质有三态:固态、气态、液态 物质:固态、气态、液态
固态(实验):1、20ml水中加蔗糖,不停增多2、;两个烧杯中加20ml水,分别加入10g蔗糖和盐,看是否溶解3、如何使没有溶解的蔗糖溶解。(酒精灯加热等)其他物质也可以吗? 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限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虽温度的增加而曾江 现象:溶解。但到后来不能溶解了现象:食盐全部溶解,但蔗糖没有加热。蔗糖溶解了不可以
液态(实验):1、油加入水中2、油加入洗洁精中3、油加入酒精中 液体可以溶解 现象:不溶现象:溶解现象:溶解
气态:鱼是如何呼吸的? 天气热了,鱼常浮于水面上工厂排废水过热,鱼死亡 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水中有空气水中的空气不足
回顾总结
六、板书设计
§4.5.1 物质的溶解性
一、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二、物质:实验
1)固体
2)气体
3)液体
三、1、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限
2、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3、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虽温度的增加而增高,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