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
难点: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自主探究】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背景: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发明:北宋 发明活字印刷书。
3.发展:元代科学家 发明了 。元朝中期,出现 印刷。
4.意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传播:13世纪传入 ,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传入 。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6.指南针:①司南: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
②发明和应用: 时制成。北宋末年,中国的 上开始使用指南针。③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 技术的发展。13世纪,由阿拉伯商人传入 ,之后又传到 。
7.火药:①发明: 时,已经发明火药。
②应用: 朝,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时还发明了 。
③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 传入欧洲。
发达的中外交通
8.陆路:古代著名的陆上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
驿站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 、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9.海路:宋代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海路可达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 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扩展, 进入鼎盛时期。
10.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 、 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合作探究】
1.活字印刷术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有什么发展?
2.沈括说“若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谈谈你对活字印刷术进步性的理解?
3.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依据图片找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主要路线有哪些?
【拓展延伸】
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2.毕昇
3.王祯,转轮排字法,铜活字
4.朝鲜,欧洲
5.汉代,海船,远洋航海,阿拉伯国家,欧洲
6.唐朝,宋,火铳,阿拉伯人
7.丝绸之路,波斯
8.东非,丝绸之路
9.经济,文化。
【合作探究】
1.北宋,毕昇。 印刷术的发展: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宋代
(泥)活字印刷术 (毕昇)
元代
转轮排字法(王祯)
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术
2.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省工、省料、省时。
3.(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海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拓展延伸】
我国三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基础达标】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专用权与独占权。下列人物中,可以拥有活字印刷术专利权的是( )
A.毕昇 B.僧一行 C.郭守敬 D.黄道婆
3.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这一徽标设计由最早的定向工具抽象而来。世界上最早的定向工具是(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4.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5.《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6.在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7.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 )
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 唐三彩甬 宋持罗盘陶甬 蒸汽机
A B C D
8.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北宋时,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C.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了条件
D.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武器有运载火箭等
9.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在元朝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 D.元朝农业发展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时期《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二 南宋时期的书中写道:"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材料三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什么时期?
(3)请你结合材料三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能力提升】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1)请你说出与以上三幅图有关的中国古代三项重大发明。
图一: ;图二: ;图三: 。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请你结合以上发明,谈谈它们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阅读题干,提取关键信息“若印数十百千本”“ 极为神速”,可判断C正确,因为只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的速度。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所以A正确。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定向工具,所以B正确。
4.C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题干材料中“宋”“突火枪”“燃放”等信息可判断这是火药的应用。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的传播者,在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
7. C 8.B
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驿站超过10000多所”“ 物资都很齐备”等信息,可判断材料反映了元朝的交通发达,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10.答案:(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主要用来导航。(2)司南。北宋。 (3)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11.答案:(1)指南针;印刷术;火药。(2)阿拉伯;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解决了远洋航行辨别方向的困难,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火药: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法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预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任务】
教
育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过程与
方法
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队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
难点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屏幕上看到的是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美丽的烟火表演。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
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
探究
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问题1】
据史料记载如下: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结合59页第一段,思考: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术?何时发明?结合材料说一说这种技术存在哪些缺点?
【问题2】
观察图片材料,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活字印刷术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有什么发展?
2. 你能说一说活字印刷术是如何进行制版印刷的吗?
【问题3】
阅读课本60页“相关史事”,思考
1.沈括说“若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谈谈你对活字印刷术进步性的理解?
2.课堂活动:自制活字,体验活字印刷
分组活动,用橡皮自制活字“我 爸 妈 和 爱”,试一试这几个活字有几种排版方式?并通过活字排版、印字、拆分重排等体验活字印刷术的高明之处。
【问题4】
1.制作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径示意图,说一说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材料: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他的发明者中科院院士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从这些科学家的身上,我们学到哪些精神?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问题1】
1.上图中物品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定向工具,说出它的名称和使用方法?你认为这种指南工具有什么缺点?
2.什么是“指南针”?简要说出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过程,计算一下从战国到宋朝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研读: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
【问题2】
1.阅读课文,概括火药发明和使用情况?
2.阅读61页“相关史事”,思考:火药的发明,在军事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3.火药传入欧洲后,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火药除了制造武器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4.讨论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发达的中外交通
【问题1】
1.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
依据图片找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主要路线有哪些?
(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海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 分组讨论:宋代交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2】
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史料,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其重要作用。
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总结雕版印刷术的缺点。
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发展,了解活字印刷过程。
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文描述胶泥刻字—烧纸子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的过程。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对比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认识活字印刷术的突破与发展,理解“活”字的含义。
生:课堂活动,自制活字,印字体验,认识科学家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将历史与现实对接。
生:制作印刷术传播示意图,理解活字印刷术的影响,认识中国科技发展为世界闻名作出了重要贡献。
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指南针的鼻祖--司南。
生:结合司南的制作和使用过程,讨论分析认识其缺点。
从汉代到宋代历时千年,说明科学技术的发明突破要经过很长时间、很多人的努力,可见人类进步的艰辛。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明确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了解火药的发明使用和传播情况,认识火药传播的重要意义。
生:总结原因: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提高;继承了前代的优秀科技成果。
师:出事路线图,引导学生依据图片,查找主要交通路线,并在图上做出标记。
生:识读路线图,分组讨论分析交通发达原因: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认识其作用。
生:研读史料,分析总结:政治上,元代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巩固统治;经济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商业贸易的繁荣,增进了中外经济交流;文化上,遍布全国的驿站,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往来日益频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拓展延伸
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我国三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课件25张PPT。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屏幕上看到的是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美丽的烟火表演。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如下: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 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种印刷术?何时发明?结合
材料说一说这种技术存在哪些缺点?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费时、费力,浪费材料 活字印刷术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你能说一说活字印刷术是如何进行制版印刷的吗?活字版北宋 毕昇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胶泥刻字【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
(毕昇)转轮排字法(王祯)铜活字印刷术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有什么发展?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省工、省料、省时。 自制活字,体验活字印刷
分组活动,用橡皮自制活字“我 爸 妈 和 爱”,试一试这几个活字有几种排版方式?并通过活字排版、印字、拆分重排等体验活字印刷术的高明之处。课堂活动影响 活字印刷术不断外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外传13世纪,传入朝鲜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经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影响】 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材料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他的发明者中科院院士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从这些科学家的身上,我们学到哪些精神?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图中物品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定向工具,说出它的名称和使用方法?你认为这种指南工具有什么缺点?【指南针】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
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缺点:做工复杂;携带不便;
准确性不高;磁勺在铜盘底上
易活动、容易被干扰。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指南针 什么是“指南针”?简要说出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过程。北宋末年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技术。
南宋时
广泛运用于航海技术。 从汉代到宋代历时千年,
科学技术的发明突破要经过很长时间、很多人的努力,可见人类进步的艰辛。 计算一下从战国到宋朝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
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研读 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影响】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
军事领域。(竹管突火枪)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
竹筒,发明了火铳为何在宋元得到广泛应用?【火药】 宋元时期,火药为什么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中?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
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推动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影响了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火药除了应用于军事外,还应用于哪些领域? 宋元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战争接连不断。火药的发明有什么重大的历史影响?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原因: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提高;继承了前代的优秀科技成果。
造纸术 13世纪阿
拉
伯印刷术 13世纪造纸术造纸术 7世纪火药13、14世纪指南针12、13世纪欧
洲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依据图片找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主要路线有哪些? 陆路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海路 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路线】分组讨论:宋代交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原因 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 政治上 元代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巩固统治;
经济上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商业贸易的繁荣,增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文化上 遍布全国的驿站,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往来日益频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材料研读】 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拓展延伸】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我国三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发明及改进应用发明及改进传播及影响传播及影响科技发明应用传播及影响发达的中外交通陆路交通海路交通影响【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