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教案+同步练习+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教案+同步练习+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4 11:25:17

内容文字预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部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蕃(fān) 鸿儒(hóng rú) 濯清涟(zhuó)
B.德馨(xīn) 隐逸(yì) 鲜有闻(xiān)
C.亵玩(xiè) 苔痕(hén) 不蔓不枝(wàn)
D. 淤泥(yū) 西蜀(shǔ) 案牍(d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B.可爱者甚蕃 蕃:多
C.无案牍之劳形 形:外形
D.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否花之君子者也
B. 无丝竹之乱耳
C. 何陋之有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翻译下面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 。
5.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作者是 (朝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有“诗豪”之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作者是 (朝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字 ,哲学家。“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6按要求填空
(1)《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 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文章的主旨句是: 。
(2)《爱莲说》中比喻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21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陋室铭》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写陋室,而写山水?
答: 。
2.作者赞扬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
答: 。
3.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答: 。
4.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
答: 。
(二)课内阅读
阅读《爱莲说》一文,回答下面问题。
1、 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许的句子是: ;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 。
2.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
.
3.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 .
.
.
4、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 .
.
.
(三)课外阅读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边远的地方)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子何恃(依仗、凭借)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感叹号 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读者立定志向,刻苦学习?( )
A、天下事有难易乎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D 2、C 3、A
4、译(1)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21教育网
5、(1)唐代 刘禹锡 (2)北宋 周敦颐 茂叔
6、(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
1、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不陋。
2、表达自己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①自然环境清幽;②交往人物不俗;③生活情趣高洁。
4、意在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同时也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二)课内阅读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1) 牡丹——“ 花之富贵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寄意着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3、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4、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三)课外阅读
1、主观努力或立志
2、到过南海这件事或“之”
3、D(难道)
4、第一次表探询的语气,第二次轻蔑的语气或第一句表疑问,第二句表不屑一顾)
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认为应雇船去南海(或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成行)21·cn·jy·com
6、D
7、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参考译文】
天底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只要去做,那么困难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也就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去学的话,困难的也变容易了;不去学的话,容易的也会变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富有的。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我想要去普陀山,你认为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前往呢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前去,还是不能。你凭什么前往呢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四川的边界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有钱的和尚不能前往,没有钱的和尚却可以到达。人们在立志上,反而比不上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6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课题 短文两篇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积累“德馨、 鸿儒、案牍、亵、鲜”等词语。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
重点 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2、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陋室铭
导入新课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在文人墨客的心目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会有一种自视清高的心态。但刘禹锡不一样,他是实实在在的高风亮节的君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他真性情,真品格的写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陋室铭》,再一次去感受他的高尚的品格。 听。 用刘禹锡的诗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读感知 听朗读,完成下面各题。1、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为下面加点字注音。德馨(xīn) 苔痕(hén) 鸿儒(hóngrú) 案牍(dú) 西蜀(shǔ) 听,并交流看法。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作期间,只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了解 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文体介绍 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文辞简练、有韵,内容多简短,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 笔记。 了解“铭”这种文体。
文言知识积累 在(zài):在于,动词。名(míng)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灵(líng):神奇;灵异。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上:长到;入:映入。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课文翻译: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笔记。 积累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②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名:①有仙则名(出名)②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③题名其上(名字)可以: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义同今“可以”)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之)”,意思是可以凭(这)。)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表示交往的人)②其中往来种作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笔记。 掌握多义词的用法。
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④无丝竹之乱耳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犹乱)⑤无案牍之劳形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感到劳累)⑥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爬上)⑦苔痕上阶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笔记。 积累活用词语。
文言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义为“有何陋”)
深层探究 1、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概括层意。明确: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用比兴手法点明文主旨:我的陋室因我的高尚品德而不陋。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描写陋室环境及交往,突出“陋室不陋”。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陋之有”。篇末点题:“陋室不陋”。2、课文第一层使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这里使用的是比兴的写法。作者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作比,引出“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一中心。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不仅引出了所咏之对象——陋室,使“陋室”的高雅突现在读者眼前。3、统领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陋室不陋(高雅)”表现在哪些地方?明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颜色:绿色,青色。特点:别致幽雅(环境清幽)。(2)交往:有鸿儒,无白丁(交往高雅)。(3)生活: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脱俗)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6、作者在文末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自比古代贤人,彰示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高雅的情趣和高贵的品质。7、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好处?明确: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8、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明确: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讨论交流。 划分文章层次。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导入新课 莲花以她的清新亮丽,让多少文人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为之倾倒!唐代李白赞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叹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来看看宋代大儒周敦颐又是怎样写莲的呢? 听。 用写莲的诗句引出本课内容。
听读感知 1、听朗读,完成后面问题。(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晋/陶渊明/独爱菊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甚蕃(fán) 淤泥(yū) 濯清涟(zhuó) 亵玩(xiè) 鲜有闻(xiǎn) 隐逸(yì)不蔓不枝(màn) 完成练习。 培养学生听读能力。
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公元1072年,他创办了濂溪书院,并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其《爱莲说》一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
文体介绍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笔记。 了解“说”这种文体。
词语积累 蕃(fán):多。予:我。濯:洗 ( http: / / www.21cnjy.com )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益:更,越。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洁净的立在那里。亵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隐逸者:隐居的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鲜:少。宜:应当。课文翻译: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笔记。 积累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 鲜:①陶后鲜有闻 (少,读xīǎn)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艳丽,读xīān)之:①水陆草木之花 (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外:①中通外直 (外面,外表)②遂与外人间隔 ( 外面的)出: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从……出来)②不复出焉 (出去)远:①香远益清 (远播)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距离长)自: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②自李唐来(从) 笔记。 积累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①不蔓不枝 (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生枝杈)②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笔记。 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名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 笔记。
深层探究 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明确: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甚爱牡丹花。作手用这两种花作反衬,突出“我”的与众不同这处:“独爱莲”。2、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气——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作者在文中写到了三个物象:菊、牡丹和莲,她们分别象征着什么?作者写菊和牡丹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作者写菊通过她迎寒斗霜的形象来象征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的隐者;通过牡丹的花色艳丽、雍容华贵来象征那些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人;作者写菊是为了正衬莲,写牡丹的目的是反衬莲,从而突出莲的高贵品质。5、读课文最后一段,从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什么情感?明确:菊——隐逸者——陶后鲜有闻——惜;牡丹——富贵者——宜乎从也——厌。莲——君子——同予者何人——崇敬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由此可知,作者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表达自己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崇高精神的追求。这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交流讨论。讨论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交流。 对文章开头的作用的理解。重点句子的理解。对形象的把握。对方题思想的理解。
写法探究 1、比兴手法在《陋室铭》一文的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作比,引出作者的夸赞自己陋室的目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比兴手法。2、正衬和反衬在《爱莲说》一文中,作者用“菊”来正面衬托“莲”的高尚,再用“牡丹”来反衬“莲”的高贵。3、托物言志这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陋室铭》托“陋室”来寄托自己安贫东道的高尚情操;《爱莲说》则托“莲”来寄托自己对君子的纯洁高尚品质的追求。 笔记。 积累写作手法。
语言探究 这两篇短文都具有骈体文的特征,骈体文的特征是句式整齐,多使用对偶。1、句式整齐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等句子。两篇短文都大量使用骈体的句式,读来整齐有致,朗朗上口。2、押韵如《陋室铭》“名、灵、馨……”几乎一韵到底;《爱莲说》中“蕃、丹、玩”。押韵的句式,读起来不仅上口,而且韵味十足。 笔记。 把握本文的语言特征。
拓展延伸 “莲”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忠贞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爱情、孤傲、冰清玉洁、自由脱俗,所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赞美莲的优美诗句。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描写莲的诗句,然后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唐]王昌龄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 《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唐]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完成练习 积累和丰富古诗。
巩固提升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爱者甚蕃(多)(2)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作动词,长出蔓枝)(3)陶后鲜有闻(很少)(4)惟吾德馨(声名远扬)(5)谈笑有鸿儒(指有大学问的人)2、下面句子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无丝竹之乱耳C.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D. 香远益清3、翻译下面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4、这两篇短文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这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陋室铭》托“陋室”来寄托自己安贫东道的高尚情操;《爱莲说》则托“莲”来寄托自己对君子的纯洁高尚品质的追求。 完成练习。 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追求高尚的情操,这一直是文人墨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心中不变的追求。从屈原到谭嗣同,他们为了这追求,都慷慨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也许我们对“高尚情操”一词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今天,我们倡导“正能量”,不正是要求我们延续这种精神吗?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陋室铭山——有仙则名 陋室水——有龙则灵 德馨环境优美(景清幽)陋室不陋 交友高雅(人不俗)生活情趣(事高雅)爱莲说菊 隐逸者——惜 生长环境莲 体态香味——爱 风度气质牡丹 宝贵者——厌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托物
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托物
言志
永保清白正直的品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6张PPT)
短文两篇
语文人教版 七年级下
导入新课
陋室铭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在文人墨客的心目中,总会有一种自视清高的心态。但刘禹锡不一样,他是实实在在的高风亮节的君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他真性情,真品格的写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陋室铭》,再一次去感受他的高尚的品格。
听读感知
听朗读,完成下面各题。
1、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2)苔痕 / 上阶/ 绿,草色 / 入帘/青
(3)谈笑 / 有 / 鸿儒,往来 / 无 / 白丁
(4)无 / 丝竹之乱耳,无 / 案牍之劳形
初读感知
2、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德馨(xīn) 苔痕(hén)
鸿儒(hóng rú) 案牍(dú) 西蜀(shǔ)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著名诗人。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写作背景
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作期间,只有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文辞简练、有韵,内容多简短,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于

出名
灵验

仅仅
香,这里指声名远扬
爬上
变成绿色
映入
有大学问的人
指贫民百姓
疏通文义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疏通文义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色的,指末加装饰
代指乐声
打搅自己的清静
代指公文
指身体
宾语前置
疏通文义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②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名:①有仙则名(出名)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题名其上(名字)
一词多义
可以: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义同今“可以”)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之)”,意思是可以凭(这)。)
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表示交往的人)
②其中往来种作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
④无丝竹之乱耳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犹乱)
⑤无案牍之劳形 (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⑥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爬上)
⑦苔痕上阶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文方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义为“有何陋”)
深层探究
1、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用比兴手法点明文主旨:我的陋室因我的高尚品德而不陋。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描写陋室环境及交往,突出“陋室不陋”。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陋之有”。篇末点题:“陋室不陋”。
深层探究
2、课文第一层使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这里使用的是比兴的写法。作者用“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作比,引出“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一中心。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不仅引出了所咏之对象——陋室,使“陋室”的高雅突现在读者眼前。
深层探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统领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深层探究
4、“陋室不陋(高雅)”表现在哪些地方?
颜色
交往
生活
环境清幽
交往高雅
情趣脱俗
深层探究
“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
深层探究
6、作者在文末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作者自比古代贤人,彰示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高雅的情趣和高贵的品质。
深层探究
7、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好处?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深层探究
8、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导入新课
爱莲说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莲花以她的清新亮丽,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唐代李白赞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叹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今天我们来看看宋代大儒周敦颐又是怎样写莲的呢?
听读感知
1、听朗读,完成后面问题。
(1)水陆 / 草木之花,可爱者 / 甚蕃
(2)予 / 独爱莲 / 之出淤泥 / 而不染,濯清涟 / 而不妖。
(3)可远观 / 而不可 / 亵玩焉
(4)晋 / 陶渊明 / 独爱菊
听读感知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清涟(zhuó) 亵玩(xiè)
鲜有闻(xiǎn) 隐逸(yì)
不蔓不枝(màn)
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公元1072年,他创办了濂溪书院,并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
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其《爱莲说》一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文体介绍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疏通文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很多
唯独

非常

不译
表转折
被污染
洗涤
妖娆
名作动
更加
耸立
洁净地
亵渎不尊重
疏通文意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疏通文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认为
隐士
富裕人家
品德高尚的人
宾语前置
很少
……的人
被污染
判断句标志
应该
疏通文意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一词多义
鲜:①陶后鲜有闻 (少,读xīǎn)
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艳丽,读xīān)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 (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外:①中通外直 (外面,外表)
②遂与外人间隔 ( 外面的)
一词多义
出: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从……出来)
②不复出焉 (出去)
远:①香远益清 (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距离长)
自: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
②自李唐来(从)
词类活用
①不蔓不枝 (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②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文方句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
深层探究
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甚爱牡丹花。作手用这两种花作反衬,突出“我”的与众不同这处:“独爱莲”。
深层探究
2、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深层探究
3、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
生长环境
体态
香味
风度气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深层探究
4、作者在文中写到了三个物象:菊、牡丹和莲,她们分别象征着什么?作者写菊和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通过写菊迎寒斗霜的形象来象征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的隐者;通过牡丹的花色艳丽、雍容华贵来象征那些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人;
作者写菊是为了正衬莲,写牡丹的目的是反衬莲,从而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深层探究
5、读课文最后一段,从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什么情感?

牡丹

隐逸者
宝贵者
君子



深层探究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由此可知,作者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表达自己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崇高精神的追求。这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写法探究
比兴手法
正衬和反衬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
“菊”正衬;“牡丹”反衬
托物言志
托“陋室”和“莲”来表达志向
语言探究
骈文手法
整齐有致,朗朗上口。
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句式整齐
押韵
拓展延伸
“莲”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忠贞和爱情、孤傲、冰清玉洁、自由脱俗,所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用手中的笔写出了大量赞美莲的优美诗句。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描写莲的诗句,然后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巩固提升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
(2)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作动词,长出蔓枝)
(3)陶后鲜有闻(很少)
(4)惟吾德馨(声名远扬)
(5)谈笑有鸿儒(指有大学问的人)
巩固提升
2、下面句子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无丝竹之乱耳
C.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D. 香远益清
C
巩固提升
3、翻译下面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巩固提升
4、这两篇短文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
这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陋室铭》托“陋室”来寄托自己安贫东道的高尚情操;《爱莲说》则托“莲”来寄托自己对君子的纯洁高尚品质的追求。
课堂小结
追求高尚的情操,这一直是文人墨客们心中不变的追求。从屈原到谭嗣同,他们为了这追求,都慷慨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也许我们对“高尚情操”一词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今天,我们倡导“正能量”,不正是要求我们延续这种精神吗?
课后板书
陋室铭
山——有仙则名 陋室
水——有龙则灵 德馨
环境优美(景清幽)
陋室不陋 交友高雅(人不俗)
生活情趣(事高雅)
托物
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课后板书
托物
言志
永保清白正直的品格
爱莲说
菊 隐逸者——惜
生长环境
莲 体态香味——爱
风度气质
牡丹 宝贵者——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