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60天
精品模拟卷(三)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版权所有:21教育】
3、?? 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出处:21教育名师】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 《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5、??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成熟
6、?? 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2-1-c-n-j-y
这表明(?? )
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
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法不阿贵,绳不挠曲"C."节俭则昌,淫佚则亡"D."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 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时,苏联是主要的谷物输出国,便推动了一项急速近代化的计划,目标在于赶超西方的国家。食物在其计划中占有核心地位。斯大林在1929年公布其计划时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这里“成为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的实质是指(?? )A.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近代化的途径B.实施五年计划作为实现近代化的基础C.实施新经济政策作为实现近代化的途径D.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近代化的基础
9、汉代皇帝秘书处有六尚:尚衣、尚事、尚冠、尚席、尚浴、尚书;宰相秘书处有东曹、西曹、户曹、法曹、尉曹、兵曹、金曹、仓曹等十三曹。
由此可见(?? )
A.汉代中央官僚体制成熟B.秦汉以后皇权专制趋势C.相权已凌驾于皇权之上D.当时国家事权在宰相府
10、??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
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引导宣传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自然经济的解体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11、早期罗马公民法中,奴隶交易要求买卖双方必须出场,当着五名作为见证人的罗马成年市民的面,由另一位市民手持一把铜秤主持完成交易仪式。后来罗马市民更多采用万民法发展出来的“让渡”形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形式。【来源:21cnj*y.co*m】
这种变化表明(?? )
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棋栩不清C.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D.罗马法伴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21·cn·jy·com
12、唐睿宗曾说:“寅亮天工,弼谐庶绩,宰臣之任也 ;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政之理乱,实繇(由、从)此焉。”
这说明(??? )
A.唐朝行政权与监察权相互制衡B.唐朝行政权与监察权职能划分明确C.唐朝君主受到监察机构的制约D.唐朝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的原产地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的功能。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准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微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21cnjy.com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 2·1·c·n·j·y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材料? 纠纷初起,北美人的口号仅是:“无代表不能征税!”他们要求的是在大不列颠内的参政权,以保护殖民地的经济利益。……这时,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刚刚觉醒,尚摇摆不定,近代意义的民主革命要求则更加淡薄。如果北美斗争停留在这一阶段,尽管最终还会取胜,但结局很可能是:赶走了英国总督,民族独立,却恢复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就在这时,1776年1月,潘恩《常识》出版。他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共和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独立战争的内涵获得了崭新的含义。北美人民从此意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仅是为十三州本土而战,而是为开创近代民主制—共和政体而战。
——摘编自朱学勤《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独立思想启蒙者潘恩》
1.根据林料,指出潘恩《常识》发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播恩《常识》对北美独立战争的作用。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公民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支柱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20世纪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
——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
结合材料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从四大支柱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探讨这个(些)要素与西方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要求:自行拟定论题,围绕该论题展开探讨。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北方经济遭到破坏,物资缺乏,这使唐中央政府需要依赖江南经济来接济。然而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泛指黄河以北)基本上由安史降将占据,同时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这使得“漕运阻绝”。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决心整顿漕运,由户部侍郎刘晏担负主要责任。刘晏经过考察,对漕运进行了重大改革:疏浚渠道、以通航运;以盐利雇人运输,“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创立漕运的奖励制度等。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每天漕粮的运量,多时达110万石,少时也有50万石。以后五十年,一遵其制。刘晏提出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潘镛《中晚唐漕运史略》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漕运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 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说明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因此选C。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21教育网
2.答案: C
解析: 题干反映了1996年到1997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经济高增长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故选C。
3.答案: A
解析: 由“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分析出这种文学风格是超越现实,革命的理想主义,属于浪漫主义。故本题选A。现代主义主要是反传统的特点;现实主义主要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师法古人和按照规定原则进行创作;故BC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形式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这一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备考中要从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等角度全面把握,并且对不同文学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主要特点:(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2)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19世纪中叶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www.21-cn-jy.com
4.答案: C
解析: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年国共合作,结束于1927年国共合作的破裂,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由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时间错位,故A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其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并不反对资产阶级,而《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同民主革命纲领是不符的,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属于进步的革命力量,《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说明其含有理想化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故C项正确;江西瑞金时期,党的领导人很多还是从莫斯科回国者,因而此时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还较大,故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5.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内容可看出,党中央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不同主张,由“大跃进”到注重经济发展,再到科学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D项正确。www-2-1-cnjy-com
6.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分析选项,A与史实不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代表人物;B符合题意;C材料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与事实不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答案: B
8.答案: A
解析: 斯大林通过农业集体化从而作为实现近代化途径,故选A。B五年计划是经济发展的步骤,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实现近代化的政策,斯大林在逐步抛弃。D对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认识不准确。21*cnjy*com
9.答案: D
10.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了近代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所以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的现象出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政府的引导宣传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家族发展的需要而是民族发展的需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1*cnjy*com
11.答案: A
解析: “形式主义特征”符合早期罗马法,不符合万民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排除;“万民法与公民法的界限”与题意无关,故B项排除;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私有财产,故C项排除;题干中提到罗马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变化,体现出罗马法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故D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紧扣变化“早期罗马公民法中”到“后来罗马市民更多采用万民法”,反映了罗马法的与时俱进。
12.答案: B
二、材料题
13.答案: 1.种茶历史悠久;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江南逐渐超过长江上游地区;不断外传、远销国外;受政府管理。影响: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后来茶叶发展打下基础。2.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化;交通方式的现代化。原因:印度等国茶叶的竞争(中国茶叶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英国的打压;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交通运输落后;质量和效益低下;没有掌握市场的主导权.
14.答案: 1.背景: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兴起;北美人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北美人民对英国抱有幻想,民族独立的要求不强烈。2.作用:激发了北美人民的独立意识,推动了北美人民由反英斗争向独立革命的转变;唤醒了北美人民的民主意识,推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共和制的建立。
15.答案: 论题:自由市场与西方兴衰密切相关。
探讨:自由市场是西方近代经济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18世纪中叶,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思潮引领之下,西方国家逐渐确立了比较完备的自由市场,自由竞争成为社会共识,为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经济的屈起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进入20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日益明显,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放大了这些缺点。这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西欧的国际地位因此一落千丈。
综上,自由市场应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完善。
16.答案: 1.背景: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原有的漕运体系衰落;黄河流域藩镇割据、对抗中央。2.作用:恢复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漕运制度;为京师提供大量的物资和粮食,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改善了水运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落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