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巢穴?》教案
教学目的:?
1、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
2、通过练习,了解和运用压、捏、搓、团等泥成型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对泥塑产生兴趣,并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主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蚂蚁的了解,随着学生的讨论,展开对蚂蚁知识的探索。
?二、?引导设计?
把用泥土制作的蚂蚁巢穴展示给学生看。
看一看,猜一猜:引导学生寻找并分析作品的特征以及制作方法。
?找一找,试一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并掌握压、捏、搓、团等基本技法,让学生在玩泥的过程中自己总结方法,看谁找得最多。?
3、想一想,做一做:这一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蚂蚁的巢穴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的巢穴里有娱乐设施吗?蚂蚁们也要上学吗??
4、评一评,说一说:本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辅导作品?
尝试用笔棱压出横条纹,用铅笔尖扎出点状花纹,用瓶盖、尺子、手指……压出各种图形。?
手指和这些平常的物品,此时变成了多用途的制作工具,而且使用方法不同,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造型。另外,还可利用其他物品装饰蚁穴周围,使之更合理,更富有创意。
?四、?展示评价?
选出夸张造型、构思独特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
由学生为主参评,同学间互相评价,讲一讲作品的优缺点。
?五、作品保管?
泥工作品保存有一定困难,提醒学生要把作品安置在阴凉通风且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待晾干后才便于保存。?课后总结?
泥工课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总会出现一些偏离教学目标的不和谐音符,值得深入的思考的研究。
课件9张PPT。蚂蚁的巢穴?大小穴室通道巴西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蚂蚁王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蚁巢之一。我也想像小蚂蚁一样,在地下王国学习、玩耍,真奇妙!课件9张PPT。如何画蚂蚁“嗨,小朋友好!我是小蚂蚁乐乐!”头 胸 腹一对触角六条腿“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画蚂蚁吧!”蚂蚁介绍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简介
蚂蚁(拼音:mǎyǐ;英文:Ant,法文:fourmi)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一般体小(0.5mm-3cm),颜色有黑、黄、红、白等,体壁具有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据估计,仅有大约半数的蚂蚁——目前约为11700种——被描述了。一个更大范围的蚂蚁区系研究也有待进行。常见的有小家蚁等。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二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蚁穴
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蚁穴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其中蚁后的最大。在沙漠中有一种蚂蚁,建的窝远看就如一座城堡,有4.5米之高。那些窝废弃之后,就会被一些动物拿来当自己的窝了,人类的4.5米就相当于蚂蚁的4500米。一般蚁穴中心的地方都是给蚁王住的,蚁王任务就是吃东西,交配,生孩子。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蚂蚁住房
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其次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分类。温暖潮湿的土壤是它们的最爱。它们通常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们能勉强在水中存活两个星期。
外形特征
一、蚂蚁的外部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6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蚂蚁的生长概况
从卵到小工蚁要经过14天,通过幼虫、蛹等两个环节。卵为白色或淡黄色,细长形,大小为0.5毫米,形如米粒状。幼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做弯曲状,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蚁卵”。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为蛹。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误认为“蚁卵”。
蚂蚁的寿命比较长,个别蚂蚁的寿命长得惊人,有的工蚁可活7天,蚁后寿命可长达20年。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
构所致。这是其繁殖的基本因素。
三、蚂蚁的食性
蚂蚁因食性分为:低等种类,肉食性,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臭蚁亚种,切叶蚁亚科及蚁亚科中的较高等种类,对动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虫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蚁类为草食性,多以枯物叶片、种子、果实、枝干等为食。拟黑多刺蚁属较高等杂食性种类,可喂米糠、麦麸、豆类、糖类、瓜果类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骨头、鸡蛋、死活虫等,也可用鸡饲料或自配饲料。
蚂蚁如何筑巢?
蚁巢有各种形式,大多数种类在地下土中筑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并将掘出的物质及叶片堆积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状,起保护作用。也有的蚁用植物叶片、茎秆、叶柄等筑成纸样巢挂在树上或岩石间。还有的蚁生活在林区朽木中。更为特殊的是,有的蚁将自己的巢筑在别的种类蚁巢之中或旁边;而两“家”并不发生纠纷,能够做到和睦相处。这种蚁巢叫做混合性蚁巢,实为异种共栖蚂蚁巢穴的日常维护:蚂蚁非常重视巢穴的维护,总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家园进行及时的修复和调整。一旦蚁穴所在地发生林区大火,蚂蚁就更加忙碌。它们会到附近收集微小的石粒,迅速重建家园。此外,聪明的蚂蚁还会调节巢穴的温度。有时它们会把受到太阳持续照耀的石粒放置在巢穴顶端,这样它们的巢穴就可以在整个晚上都很暖和。
蚂蚁怎样搬食物?
蚂蚁是用分泌物的气味来进行交流的,由于它们平时都生活在一个蚁巢中,所以这种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虫发育的要,一个蚂蚁如果发现了食物它就会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气味,其他的蚂蚁就会沿着这条路线去找食物,并不断地加强气味。如果这里的食物被采集完了,没有蚂蚁再来,气味就会逐渐消散。蚂蚁的嗅觉比较灵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超过了狗的嗅觉,比狗的嗅觉高好几倍。而且,最先感觉到食物的蚂蚁会用触角告诉其他蚂蚁来"搬兵"运食物最后用的是嘴巴咬起来比自己重的食物搬不动的就几只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