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蔬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艺术趣味与艺术特点。
2、通过研究与尝试,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表现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提高水墨画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中国画的了解,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
难点: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
教师:教学演示的工具、教学课件、蔬菜与果子的实物。
教学过程:
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1)利用课件出示: 让同学们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趣味与特点。
(2)欣赏一些大师的代表作品(课外作品也出示),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中国画的感受。
(3)揭示课题——《学画蔬果》。
2、欣赏感受。
(1)引导进一步的观察与感受:这些作品一般都有几部分构成?你觉得大师表现时在用笔与用墨上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教师补充完善。
3、研究表现。
(1)观察分析:齐白石等人的这些蔬果作品,在表现时运用了哪些主要的笔墨技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兴的演示。(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
(2)一学生来演示一幅简单的水墨蔬果画作品,边演示教师边讲解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以及作画的步骤。
4、布置作业。
请学生自由选择一幅蔬果作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临摹。评价的标准:“是否画出了原作的味道”、“用笔用色等是否沉着有力”、“画面构图是否舒服”等。
5、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如果要表现它们的美,我们应抓住它们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补充小结:形状、颜色、质感、味道等,教师要肯定与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6、作品展示与评价。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师的原作进行比较,有什么不一样,自己总结成功与不足的体会。也可以针对临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小结。
评价的标准:“是否画出了原作的味道”、“用笔用色等是否沉着有力”、“画面构图是否舒服”等。
7、课外延伸。
最后出示“枇杷画法”及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12张PPT。学画蔬果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欣赏大师笔下的蔬果画吧!要仔细观察哦!
观察表现这些生活中常见蔬果的手法。 同学们!现在自由选择一幅蔬果作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临摹。 小练习:枇杷画法:
1、蘸藤黄色加一点赭石色用中锋一笔勾出半个枇杷。
2、用同样的方法勾出另一半。
3、蘸浓墨用笔尖勾蒂。
4、蘸淡墨用侧锋两笔画出一片叶子。
5、半干时用浓墨勾筋。
6、画枝用笔露锋注意顿挫。
课件4张PPT。 ◆ 名作欣赏----- 感受水 墨 色交融的历史演变北宋 文同 ︽墨竹图︾元 王冕 《墨梅图》
??明 徐渭《墨葡萄图》明 陈淳《花鸟果蔬册 》◆ 名作欣赏----- 感受水 墨 色交融的历史演变◆ 名作欣赏----- 感受水 墨 色交融的历史演变清 朱耷 ︽荷石水禽图轴︾晚清 吴昌硕 《名园芍药》现代 齐白石 《荷》 现代 潘天寿《凌霄花》 ◆ 名作欣赏----- 感受水 墨 色交融的历史演变课件11张PPT。用笔拓展用笔: “笔”指用笔,依据用笔时的走向,可分为中锋、侧锋(或称偏锋)等。 侧锋(或称偏锋)是使笔管和纸面的角度成为小于80°的倾斜,不论上下左右运笔,笔尖总是附着于线(或点、面)的一边。侧锋用笔的特征是线条的变化极多,易于表现轮廓或对象的形状,一般用来画叶和花瓣。 中锋是使笔管垂直,以直角接触纸面,保持直立的状态,不论上下左右运笔,笔尖总是位于线(或点、面)的中央。中锋用笔的特征是绘出润湿的有光泽的线条,适于表现树枝和树干,或画勾勒线(对象的轮廓线)。玩一玩第一组,蘸水蘸墨再蘸水
第二组,蘸水再蘸点墨第三组,蘸墨再蘸水(笔尖蘸点)第四组,直接蘸墨“墨分五彩” 墨有浓淡变化,可以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与韵律、节奏感。有人将墨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谓之五彩(或称“五色”)。 用墨:老干出枝用侧锋新枝出笔多为中锋画梅:枝花瓣红梅花瓣以点表现,中锋、侧锋、逆锋都可以用作业: 请同学们尝试各种用笔方法和各种用笔效果,可以参照书上的作品效果图,来画幅笔墨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