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北师大版1.5圆的面积说课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上北师大版1.5圆的面积说课课件(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4-21 14: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说课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圆的特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如何把圆转化成直线图形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探究学习并不陌生,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盲目探究。
应对方法
将一节课分为多个片段,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小手段,比如观察图片,观看演示,合作探究,延伸探究等;多使用语言或其他方式鼓励学生。 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017六年级学生
《圆的面积》说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
概括,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
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
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难点
如何将圆的面积与
已经学的联系起来。
关键点
《圆的面积》说课
说教材
《圆的面积》说课
教法展示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观察法
合作法
归纳法




反馈教学法
发展迁移法





5
6
1
2
3
4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复习旧知,迁移转化
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圆的面积》说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
本节课核心分为四个片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体现了数学的连贯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同时,采用小组内互助和协作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每一个任务。将“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理念贯穿始终。
尾声是本节课的结束,也是下节课的开始。
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完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
作业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
1分钟
6分钟
6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分钟
这个圆形花坛的占地多少平方米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圆的面积》说课
圆 的 面 积
如何求圆的面积呢?圆的
面积和我们学过的
图形面积有什么联系呢?
提出问题
割补
旋转
平移


复习旧知,迁移转化
《圆的面积》说课
初次探究
教师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演示:
分圆拼圆过程:沿直径剪开, 分成4等份,上下半圆相对,进行拼合。
设计意图
教师演示,学生尝试,观察讨论:圆能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直线平面图形吗?
二次探究
刚才我们发现由圆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不是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值得我们探讨,请小组同学继续研究。
(可以使用书后的附页材料)
电脑演示,深入心间
再次探究,推导公式
长= r
长= r
长= r
长= r
宽= r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圆面积 =周长一半×半径
S =πr
圆形花坛的半径是10米,面积是多少
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看标有半径或直径的圆,求面积。

第二层次是应用性练习:以解决问题形式求圆的面积。
喷头转动一周,可以灌溉多大面积的农田?
公元263年刘徽创立割圆术
课堂总结,延伸拓展
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根据圆形特征转化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说教学反思
反思1
《圆的面积》说课
圆的面积在小学数学中地位如何?
反思2
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启发?
反思2
圆的面积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运用?
作业:
完成70页1,2.
试着讨论解决3.4.
《圆的面积》说课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