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4-21 13:47:04

文档简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有大量混血种人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
2.结合巴西混血种人形成的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3.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并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4.了解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学习重难点】
1.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2.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巴西的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巴西人口中,________人占一半多。
2.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___带,气候________,地形________,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__________的生产。
3.巴西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________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4.巴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5.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6.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其中60%在巴西境内,其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导入新课】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首个主办奥运会的葡萄牙语城市。巴西的官方语言为什么是葡萄牙语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西》。
学习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读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
(1)找出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的位置,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
(2)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
2.阅读教材82页图9.16“卞卡一家”及第一段,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
(1)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
(2)为什么巴西有大量的混血种人呢?
(3)巴西的这种人种特征,对巴西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教材83页活动题,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学习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阅读教材及85页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找出巴西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地区。
(1)读图,说出巴西的地形分布。
(2)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的农作物。
(3)读图,说出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地区。
(4)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5)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有哪些?重要的口创汇产品有哪些?
2.阅读教材及86页图9.24“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1)找出巴西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2)在图9.24上找出表格中的三座城市,并填写表格。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贝洛奥里藏特
(3)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巴西的经济状况:二战前,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1.阅读教材87页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热带雨林的作用。
2.阅读教材87页及88页图9.26“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了解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4.活动: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讨论:下面是三位学生的对话。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下你的论点和论据。
甲:听有关人员说,如果不开发热带雨林,必须开发巴西高原东北部的半干旱地区。要在那里修建灌溉系统,需要巨大的投资,政府可能承受不了。
乙: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我们必须开发热带雨林。
丙:热带雨林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1/5,造成了那么多环境问题。现在应该停止一切开发活动。
论点: 。
论据: 。
【知识构建】
【合作探究】
读“巴西农产、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带,气候______,地形______,具有种植______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代工业。
(3)巴西的工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西的首都是________,地处热带却四季如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里约热内卢钢铁、造船、汽车等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拓展延伸】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10一5巴西相关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2)巴西地形主要由北部的______平原和东南部的______高原组成。平原上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______行为,引发深刻的环境问题,甚至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3)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和出口国,如______、______、______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
(4)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化训练】
1.关于巴西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显著特征是混血种人多
B.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高温多雨,是巴西的主要农产区
C.巴西高原矿产资源丰富
D.国土跨南、北半球
2.巴西大量出口的农产品有( )
A.咖啡和蔗糖 B.玉米和咖啡 C.咖啡和小麦 D.小麦和水稻
3.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西部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亚马孙河流域 D.东北部沿海
4.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因其巨大的吸收温室气体和生产氧气的能力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B.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C.导致土地荒漠化 D.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5.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的国家是( )??
A.巴西 B.印度尼西亚 C.美国 D.印度
6.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
A.亚马孙河水源 B.热带草原 C.野生动物 D.热带雨林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混血种人数量多 白种 2.热 湿热 平坦 农矿产品 3.咖啡 工业 4.咖啡 甘蔗 柑橘 5.亚马孙河 6.热带雨林
学习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1)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2)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西岸
2.(1) 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2)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那时,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黑种人,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种人。
(3)巴西狂欢节源于欧洲,节日活动内容融合了欧洲文化;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非洲的鼓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现代足球源于英国,但在巴西发扬光大。在巴西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学习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2)咖啡、玉米、甘蔗、棉花、天然橡胶等
(3)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5)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2.(1)铁在全国分布较广,石油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地区
(2)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里约热内卢 纺织、钢铁、造船、汽车 铁、锰、石油
圣保罗 纺织、汽车、化学、钢铁 棉花、铁、锰、石油
贝洛奥里藏特 纺织、钢铁 铁、锰
(3)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
学习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药品、食品等。
2.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3.设立保护区,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提出全球行动计划等,经过巴西政府与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努力,近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
4.论点1:应停止一切对热带雨林的开发活动。论据:雨林已经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应该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论点2:必须继续开发热带雨林。论据:人口增长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木材,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论点3:对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据: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地生活,因此要合理、科学地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合作探究】
(1)热 湿热 平坦 热带 咖啡 甘蔗 柑橘
(2)钢铁 汽车 飞机制造
(3)东南沿海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
(4)巴西利亚 位于巴西高原上,海拔高。
(5)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集中,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拓展延伸】
(1)热 (2)亚马孙 巴西 开发 (3)咖啡 甘蔗 柑橘 气候湿热 (4)东南沿海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
【优化训练】
1.B【解析】亚马孙平原人烟稀少,不是巴西的主要农产区,巴西的农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A
3.B【解析】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部沿海地区。
4.C 5.A
6.D【解析】巴西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非常巨大,可以净化空气、制造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但目前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遭受严重的破坏,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当堂达标题】
1.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获得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将是奥运会首次在拉丁美洲举行。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C.巴西以黑种人为主 D.巴西工农业非常落后
2.有关巴西人种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一半以上的人口为混血种人
B.巴西以黑人为主
C.巴西白种人占一半以上,还有大量的混血种人
D.巴西以本地原著居民为主
3.小明二月下旬从巴西旅游回来逢人便说他的见闻。下面是他说的话,其中有一句不可信的,请你找出来( )
A.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儿
B.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还跟着当地人学跳桑巴舞
C.在圣保罗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D.和巴西孩子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
4.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咖啡、甘蔗、柑橘 B.香蕉、棉花、大豆
C.玉米、可可、橡胶 D.剑麻、菠萝、丁香
5.读巴西工业与矿产的分布,可以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工业分布主要靠近原料产地
B.工业分布主要靠近沿海地区
C.工业生产以采矿业为主
D.工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6.读巴西图,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巴西高原上
C.河流沿岸
D.东南沿海地区
7.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刚果河 D.长江
8.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的国家是?( )
A.巴西 B.印度尼西亚 C.美国 D.印度
9.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因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其开发与保护一直备受世界关注,该雨林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
①提供大量木材,增加收入 ②调节全球气候 ?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巴西肆意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致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因为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
( )?
①加剧全球的水土流失 ②加剧全球的土地荒漠化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影响全球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洋,②是______河,该河流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试用所学气候知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高原。
(2)A是巴西首都______。仅从地形对气候影响的角度分析,巴西从沿海迁都于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大部分位于______ (五带)地区,气候十分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其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 亚马孙河的航运价值______ (大或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人口、经济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1.A【解析】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巴西以白种人为主,巴西工农业发展迅速。
2.C【解析】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
3.C【解析】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使巴西成为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很显然在圣保罗街头见到冰雕艺术是不可信的。
4.A【解析】巴西热带面积广大,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广泛,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咖啡、甘蔗、柑橘。
5.A【解析】读图可知,巴西的工业分布主要靠近原料产地。
6.D【解析】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7.B
8.A
9.C【解析】提供大量木材,增加收入是经济效益。
10.D【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会导致亚马孙流域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气候。
11.(1)大西 亚马孙 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巴西
(2)巴西利亚 海拔高,气候凉爽
(3)热带 咖啡、甘蔗、柑橘
(4)小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有大量混血种人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
2.结合巴西混血种人形成的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3.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并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4.了解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重难点】
1.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2.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巴西人口中,________人占一半多。
2.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___带,气候________,地形________,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__________的生产。
3.巴西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________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4.巴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5.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6.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其中60%在巴西境内,其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答案:1.混血种人数量多 白种 2.热 湿热 平坦 农矿产品 3.咖啡 工业 4.咖啡 甘蔗 柑橘 5.亚马孙河 6.热带雨林
【导入新课】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首个主办奥运会的葡萄牙语城市。巴西的官方语言为什么是葡萄牙语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西》。
学习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读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
(1)找出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的位置,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2)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南美洲的东部,大西洋西岸)
2.阅读教材82页图9.16“卞卡一家”及第一段,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
(1)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2)为什么巴西有大量的混血种人呢?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归纳】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那时,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黑种人,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种人。
【过渡】巴西的这种人种特征,对巴西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
(3)阅读教材83页活动题,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归纳】巴西狂欢节源于欧洲,节日活动内容融合了欧洲文化;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非洲的鼓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现代足球源于英国,但在巴西发扬光大。
【总结】在巴西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学习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阅读教材及85页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找出巴西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地区。
(1)读图,说出巴西的地形分布。(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2)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的农作物。(咖啡、玉米、甘蔗、棉花、天然橡胶等)
(3)读图,说出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5)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有哪些?重要的口创汇产品有哪些?(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2.阅读教材及86页图9.24“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1)找出巴西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铁在全国分布较广,石油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地区)
(2)在图9.24上任找三座城市,完成表格。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里约热内卢 纺织、钢铁、造船、汽车 铁、锰、石油
圣保罗 纺织、汽车、化学、钢铁 棉花、铁、锰、石油
贝洛奥里藏特 纺织、钢铁 铁、锰
(3)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
(4)巴西的经济状况。
学生阅读材。
【归纳】二战前,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过渡】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学习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阅读教材87页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热带雨林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归纳】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药品、食品等。
【过渡】你知道吗,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地球之肺”。但是目前热带雨林毁林速度惊人,如不阻止这种趋势,热带雨林将不复存在。
2.阅读教材87页及88页图9.26“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了解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87页第二、三段说明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及开发者是什么人?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归纳】当地印第安人——开荒种地;私人农场伐木者——开辟农场,发展畜牧业,获取经济效益;私人矿山和农牧场主人——发展采矿业,开辟农牧场;当地政府——修公路、办工厂、建城镇。
(2)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过渡】面对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3.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
【归纳】设立保护区,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提出全球行动计划等,经过巴西政府与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努力,近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
【过渡】保护热带雨林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遵守环保公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们的必然选择。
4.活动: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讨论:下面是三位学生的对话。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下你的论点和论据。
甲:听有关人员说,如果不开发热带雨林,必须开发巴西高原东北部的半干旱地区。要在那里修建灌溉系统,需要巨大的投资,政府可能承受不了。
乙: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我们必须开发热带雨林。
丙:热带雨林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1/5,造成了那么多环境问题。现在应该停止一切开发活动。
论点: 。
论据: 。
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
【归纳】
论点1:应停止一切对热带雨林的开发活动。论据:雨林已经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应该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论点2:必须继续开发热带雨林。论据:人口增长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木材,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论点3:对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据: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地生活,因此要合理、科学地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合作探究】
读“巴西农产、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带,气候______,地形______,具有种植______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代工业。
(3)巴西的工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西的首都是________,地处热带却四季如春,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里约热内卢钢铁、造船、汽车等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热 湿热 平坦 热带 咖啡 甘蔗 柑橘
(2)钢铁 汽车 飞机制造
(3)东南沿海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
(4)巴西利亚 位于巴西高原上,海拔高。
(5)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集中,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拓展延伸】
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读图10一5巴西相关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2)巴西地形主要由北部的______平原和东南部的______高原组成。平原上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______行为,引发深刻的环境问题,甚至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3)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和出口国,如______、______、______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
(4)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热 (2)亚马孙 巴西 开发 (3)咖啡 甘蔗 柑橘 气候湿热 (4)东南沿海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共35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狂欢节
桑巴舞
足球队
巴西
巴西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主要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
160°E
20°W
巴西
赤道
是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
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
赤道


南温带
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西

巴西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巴西的地理特征——地形和地势
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巴西的地势特征是南高北低。
亚马孙平原
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巴西高原
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卞卡一家
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
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
巴西为什么有大量的混血种人?
葡萄牙白种人殖民者进入巴西
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
混血种人
通婚现象普遍
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
巴西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狂欢节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狂欢节
欧洲
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桑巴舞
葡萄牙、非洲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足球
英国
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图中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促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巴西,促进巴西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
湿热的气候
平坦的地形
充足的水源
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金刚石
木材
甘蔗
咖啡
天然橡胶
黄金
巴西主要的农矿产品
农矿产品开发历程
17世纪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先后发展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16世纪
20世纪
19世纪
18世纪
葡萄牙殖民者进入
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的工业化进程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19世纪末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加快
飞机制造厂
首都巴西利亚城市景观
巴西的出口创汇产品
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蔗糖
咖啡豆
橘汁
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1.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铁在全国分布较广,石油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地区。
2.在教材86页图9.24上找出三座城市,完成表格。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钢铁、汽车、造船、纺织
钢铁、汽车、化学、纺织
钢铁、纺织
圣保罗
棉花、铁、锰、石油
里约热内卢
贝洛奥里藏特
铁、锰、石油
铁、锰
3.归纳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
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亚马孙河:发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巴西北部。
(2)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调节全球气候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效益
3.巴西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
从20世纪 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影响全球气候
4.后果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阅读材料
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
◎ 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雨林保护区的面积占巴西境内热带雨林面积的38%。
◎ 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
◎ 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其目标是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5.热带雨林的保护
这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2010年,巴西热带雨林的砍伐率比2004年降低了85%。
卫星影像
热带雨林
6.成果
活动: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私人农场中的工人正在非法砍树
巴西环保人士和森林警察一起在雨林中巡视
我们应该意识到开发与保护并存,树立人与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讨论:下面是三位学生的对话。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下你的论点和论据。
关于亚马孙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
论点: 。
论据: 。
听有关人员说,如果不开发热带雨林,必须开发巴西高原东北部的半干旱地区。要在那里修建灌溉系统,需要巨大的投资,政府可能承受不了。
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我们必须开发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1/5,造成了那么多环境问题。现在应该停止一切开发活动。
论点1:应停止一切对热带雨林的开发活动。论据:雨林已经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应该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论点2:必须继续开发热带雨林。论据:人口增长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木材,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论点3:对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据: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地生活,因此要合理、科学地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巴西文化异彩纷呈,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其代表的舞蹈为( )
A.芭蕾舞 B.踢踏舞
C.桑巴舞 D.现代舞
2.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数量多。
A.白色种人 B.黄色种人
C.混血种人 D.黑色种人
C
C
课堂练习
3.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A.咖啡、甘蔗、柑橘 B.大豆、玉米、小麦
C.咖啡、油棕、香蕉 D.甘蔗、棉花、大豆
A
4.巴西的通用语言是( )
A.汉语 B.法语
C.葡萄牙语 D.西班牙语
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东北平原 D.恒河平原
6.巴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
A.东部沿海地带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热带雨林地区
C
B
A
6.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A.咖啡、甘蔗、柑橘 B.大豆、玉米、小麦
C.咖啡、油棕、香蕉 D.甘蔗、棉花、大豆
A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