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4-12 12: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地形和地壳运动一、地球内部的构造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证据① :岩层的弯曲--褶皱试一试 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握住两端,用力向中间压,使书弯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比一比谁最快也最好!褶皱结论:岩石圈受挤压二、地壳变动的证明是否所有岩层受力都会弯曲?华山断层证据② :岩层的断裂--
断层褶皱断层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有两种: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平岩层在 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 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思考内力的作用山脉和谷地证据③:大理石的升降证据④:鱼龙化石高山上海洋古生物化石山脉谷地高山和谷地证据⑤:火山火山知识目标 (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人类有史以来,时有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
有些火山在人类有史以前就喷发过,但现在已不再活动,这样的火山称之为“死火山”。
不过也有的“死火山”随着地壳的变动会突然喷发,人们称之为“休眠火山”。火山可以分为哪儿类?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 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管(岩浆通道)三个部分组成。
喷发物主要有哪些物质? 气体:水蒸气为主,二氧化硫;并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液体:岩浆
固体: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
岩浆冷却变成岩石,叫岩浆岩。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来自何处?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现今地球上的活火山百分之八十分布都在这两个带上。讨论: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危害:是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城市,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益处:
1、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
2、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
3、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可成为旅游区。
4、温泉、药泉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1.成因 ACBD感受地震(实验):
取一块薄木板,双手分别抓住薄木板的两端。双手均匀用力慢慢使薄木板弯曲,直至断裂。
在木板断裂瞬间,体会双手的感觉。世界地震分布图3.分布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世界地震分布世界火山分布由于火山和地震在成因上都和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有关,因此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分布区是基本重合的。 ×抗震建筑物4. 防范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鱼儿惊慌水面跳,鸽子惊飞不回巢。
(仅作参考)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临震前,一瞬间,
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
迅速行动快避险。 候风地动仪张衡4. 防范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魏格纳[德国]
(1880——1930)
气象学家、
地球物理学家。伟人故事:
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正卧病在床,他望者墙上的地图,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什么? 魏格纳联想已有的知识,提出大胆猜想,是否其他大陆也能拼合在一起呢?从此,他开始收集大量证据。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为板块构造学说奠定了基础。一、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__________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那么这些板块“漂浮”在什么上?这些板块是被什么分割而成? 板块与板块之间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如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生长边界: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大部分位于海洋中脊。
消亡边界:相互靠近或挤压的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可发生在洋壳与洋壳之间,洋壳与陆壳之间,陆壳与陆壳之间。海底扩张 (地中海: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地中海 从板块边界类型上分析,印度洋的面积将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扩大缩小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丘陵山地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基本的地形海拔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海拔5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海拔500米以上,顶面较大,平坦地形的改变内 力外 力火山地震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泥沙堆积生物因素风力冰川海浪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地形的改变内 力外 力泥沙堆积生物因素火山地震地壳运动风力海浪冰川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使地球表面处于平坦。主导塑造师流水侵蚀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鞍部山谷峭壁
山脊(缓坡)山脊(陡坡)山顶123456各种地形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地区等高线重叠处陡崖又称峭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很小封闭曲线
 较密
 较疏陡坡缓坡 1 2 3 44003503003002507.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知
  C点的海拔是______,
  与最高峰的
  海拔相差______。峭壁山脊山顶鞍部900米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