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首都—北京 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首都—北京 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4-21 19:03:41

文档简介

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自然环境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3、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提高分析、说明 、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北京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措施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和环境的保护。
【学习难点】北京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自主学习】
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 多年的建城史和 多年的建都史。
北京的名胜古迹:北京的名胜古迹 、_____________、 、________、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_______、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 、 、 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北京旧城布局
(1)北京旧城分内城和外城,其格局形成于 、 两代,北京旧城呈现独特的“___”字形轮廓。
(2)面向南方是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这既有利于_________,又体现了“_________”的传统观念。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39—41页)
1. 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主要有 、 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北京的交通概况:
(1)市区形成了_____形和 状的快速道路网。
(2)北京地铁因为_____、_____,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首都国际机场是北京对外交往的窗口,是我国_______、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4)北京是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有______、京哈线、_______、京九线、_______等铁路线在此交会。
3.北京的城市建设:
(1)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 的保护和_________的改善。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了北京。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
(2)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_________、文化名城、__________”的目标迈进。
【合作探究】
北京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请你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个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知识构建】
【拓展延伸】
如果去北京,你将选择什么季节?什么交通工具?什么路线?并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北京某一景点。
【优化训练】
1.基于北京城市的主要职能,适合在北京城区发展的 工业部门是(  )
A.煤炭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化学工业 D.钢铁工业
2.关于北京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成方格状道路 B.建设成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C.建设成高架公路网 D.建设城市环状高速公路
3.北京的环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属于此范畴的是( )
A.北京实现城区绿色覆盖率达到48% B.北京市投入巨额资金将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市区
C.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古迹全部进行拆建 D.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将考虑充分利用太阳能
右图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据此回答4~5题。
4.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5.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A.旅游消费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二、1.3000 800 2.明清故宫 长城 天坛 颐和园 明十三陵 3.四合院 牌楼 胡同
故宫 5.(1)明 清 凸 (2)居室避寒采光 面南而王
三、1.中央商务区 中关村 2.(1)环 放射 (2)准时 快捷 (3)规模最大
京广线 京沪线 京包线 3.(1)历史文化建筑 环境质量 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
皇城根遗址公园 (2)世界城市 宜居城市
【合作探究】
既保留其古朴的外貌不变,又可以对其进行改造,加进一些现代化的功能。
【拓展延伸】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秋季,乘铁路,沿着兖日线和京沪线,景点略。
【优化训练】 1B 2B 3C 4D 5C
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
【当堂达标题】
1.北京奥运会期间,外国朋友想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应选用(  )
A.中国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北京市旅游交通图 D.中国旅游交通图
2.近年来,北京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下列措施不能减少北京雾霾发生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鼓励市民“以车代步” D.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
3.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我国的“硅谷”,下列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 B.该区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该区域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D.北京市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4.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5.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B.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是为了扩大北京的城市规模
C.目前,北京正朝着世界现代工业化大都市方向发展
D.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角,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目前首都北京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
A.人才缺乏 B.沙尘暴 C.水资源缺乏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7.有关北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是一个内陆城市,与津冀鲁相邻
B.“德州号”高铁列车全程运行仅用时1小时13分
C.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每届全国人大、政协会都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政治中心职能
8.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在(  )
A.北京的中关村 B.上海埔东
C.陕西省西安市 D.台湾新竹
9.如图所示的景观能够在北京看到的是(  )
10.下列哪些思想或举措有利于北京古城的保护(  )
A.在市中心大力兴建立交桥、快速环线疏导交通堵塞
B.拆除四合院,修建高层建筑,享受新的生活
C.拆除北京古城墙,扩大城市规模建设
D.不能让四合院或胡同完全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所取代
1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地区局部图 材料二??? 北京市面积1.64万平方千米,2011年常住人口达2000多万,人口密度高,产生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等社会问题. ??? 2008年,首钢集团把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的钢铁生产部门,从北京城区搬迁到河北省的曹妃甸. ???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家院决定建立雄安新区.如图所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1)图中太行山脉是A黄土高原和B 的分界线. (2)B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这里降水偏少,春旱严重,农业灌溉用水不足,同时,这里大城市人口多、工业发达,城市用水严重不足,解决本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有 .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所在地都汇聚于此,说明北京市是全国的 中心. (4)依据材料和你的理解,回答首钢集团钢铁生产部门迁出北京城区和建立雄安新区,对北京城市发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A 6A 7A 8A 9A 10D
(1)华北平原 (2)小麦 南水北调 (3)政治
(4)改善北京环境质量;环节交通压力等。
6.4祖国的首都───北京(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和要求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京的发展历史。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并记住北京列入《世界遗产》的名胜古迹,了解北京旧城的建设格局。
3.结合图片了解北京的建设成就、交通特点,并明确北京的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北京的历史和现代发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本课,加深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 点
1.列入世界遗产的名胜古迹;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难 点
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并知道他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然而,你对他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你了解吗?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北京,继续学习北京的历史和未来。
〖讲解新课〗
(教师)展示北京的历史发展年份和对应的朝代: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北京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
(读图)引导学生读教材图6.45“辽代以来北京城区的变迁”图,结合教材p37阅读材料“旧城的城市布局”,了解北京旧城的布局特点和发展。提问: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北京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请大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2.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的空间变化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方形到金、元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化与水源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因此,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
(阅读材料)学生自己阅读“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思考下列问题:
北京旧城有何特点?为什么?
(归纳总结)作为皇宫的紫禁城居于旧城的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面向南方是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原因:一是有利于居室避寒采光,二是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承转)北京发展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请读下列图片,观察北京都有哪些列入《世界遗产》的名胜古迹?
(展示图片)依次展示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图片
(归纳总结)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人民收入提高,文化品味要求提高,因此这几年到北京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仅“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到北京故宫的日游容量达10万人次,给故宫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
(提问)以故宫为例,谈谈如何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
(总结)载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总结:
提高门票价格。
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
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承转)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未来北京应如何发展呢?
现代化的大都市。
(教师)本框题主要学习四个方面的知识:
新城建设。
重点功能区。
发达的交通。
发展方向。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北京的建设成就。
北京的重点功能区有哪些?
北京发达的交通有何特点?
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归纳讲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在加快旧城改造的同时,新建了许多新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区拥有许多重点功能区。
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主要有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和王府井商业街等。
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型的快速道路网。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规模最大 、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所以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思考)
1.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2.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
3.假如将来你成了北京的主人,你认为北京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概括归纳)
为了兑现北京奥运承诺,也体现了政府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决心,北京把首钢搬出北京至河北省的曹妃甸。
四合院和胡同是先人馈赠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浓缩了北京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妥善对待,为后代留下回味历史、思索文化的空间。当然在保留其古朴外表不变的前提下,可修缮和改造,并加进一些现代化的功能,便于人们居住。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这就是未来北京的发展方向。
(课堂小结)提问学生:你都会了吗?然后梳理本节课所学。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未来的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历史与今天同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达标检测)
1、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2、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交通中心
3、北京所属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 )
A.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D.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4、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6°E、40°S
C.由于北京处于干旱地带,无河流流经
D.北京市处在华北平原北部北面、西面多山
北京
阅读图ppt2-3页,了解北京的发展史
完成P35活动题
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生答: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历史。
学生读图文资料并回答
阅读回答
学生读图,并记忆名胜古迹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课件15张PPT。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二课时)二、历史悠久的古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约70万年前) 辽南京 (938年)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城市格局呈“凸”字轴线形。你知道吗?北京旧城的格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2.重点功能区1.新城建设3.发达的交通4.发展方向 三、现代化大都市20世纪30年代的前门大街现在的前门大街1、城市建设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在加快旧城改造的同时,新建了许多新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区拥有许多重点功能区。2、重点功能区3、发达的交通航空铁路________机场是我国规模最大 、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首都国际北京是全国最大的_____ 交通枢纽和国际______港思考一: 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思考二: 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4、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兑现北京奥运承诺,也体现了政府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决心。 四合院和胡同是先人馈赠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浓缩了北京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妥善对待,为后代留下回味历史、思索文化的空间。当然在保留其古朴外表不变的前提下,可修缮和改造,并加进一些现代化的功能,便于人们居住。思考三:
假如将来你成了北京的主人,你认为北京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我学会了?你学会了?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发展历史
2、世界遗产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新城建设
2、重点功能区
3、发达的交通
4、发展方向1、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2、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交通中心
3、北京所属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 (??? )
A.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D.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4、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6°E、40°S
C.由于北京处于干旱地带,无河流流经
D.北京市处在华北平原北部,北面、西面多山
达标检测题BDBA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