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PPT+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20PPT+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6 00:46:38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
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
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重点难点】
重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
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
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在图中找出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南海。由此可以看出,南方地区位
于 以南、_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海和___海。
(2)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出台湾岛、海南岛、台湾海峡、太平洋。
2.地形
(1)在教材7.3图中找出:
主要地形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主要山脉:横断山脉、南岭、雪峰山、武夷山。
主要河流:长江、珠江。
(2)南方地区的地形 ,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_和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
分布的_____、低山和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_______。
3.气候
(1)读图可知: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属于 带和 带。
(2)南方地区最热月气温在 之间,最冷月气温在 以上。受 的影
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
(3)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冬季 。
(4)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_”。
4.合作交流: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受寒潮影响。
学习任务二: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1)气候_____,发展农业的_____条件好;
(2)耕地多为_____;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4)河湖密布,_____条件良好
粮食作物
_____
经济作物
_____、棉花、
_____、茶、
_____、竹
水果
_____、香蕉、菠萝等
【合作探究】
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主要食材,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知识构建】
【拓展延伸】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优化训练】当堂达标
【学后反思】
附:参考答案
一、1.(1)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东海 南海 (2)略
2.(1)略 (2)复杂多样 高原盆地 平原 丘陵 三角洲
3.(1)低 热 亚热 (2)28—30℃ 0℃以上 夏 800 热带 亚热带季风 (3)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4)红土地
4.(1)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阻挡了冬季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
(2)西双版纳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南部云贵高原阻挡南下的寒潮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受寒潮影响。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长江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B.冬季严寒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 D.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2.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水田集中成片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②河湖密布 ? ③灌溉条件良好? ④地势起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温带水果
4.该区域河湖密布,盛产水稻,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的气候有利条件
是: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雨热同期5.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大漠秋风塞北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6.下列四组水果中,全部产在南方地区的是:
A. 柿、杏、椰子、菠萝 B. 苹果、梨、桃、葡萄 C. 香蕉、荔枝、桂圆、菠萝 D. 柑橘、苹果、香蕉、荔枝
“遥远的乡村,可爱的故乡;弯弯的小桥,清澈的流水;水灵的妹子,动听的歌谣。……小桥、流水、人家!此景入画,此文如酒!”这是对我国南方地区最生动的描绘。读图,完成7~9题。
7.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河流流量大,冬季有结冰现象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D.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 0℃以下
8.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
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
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南方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9.南方地区的土地通常被称为:
A.黄土地 B.黑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
二、综合题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①?? (山脉)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
地区。?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B?????????????,C?????????????。
(3)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湖,它位于我国的???????????省。?
(4)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E是???????????,F是???????????。
(5)G岛为???????????气候。
(6)穿越南方地区的南北向铁路线有京广线、______ 线等(举1例)。
?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B 6. C 7.C 8.B 9.C
10. (1)秦岭 (2)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鄱阳 江西 (4)长江 珠江 (5)热带季风 (6)京九;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课 型
新 授
单位
临沂十一中
主备人
孟凡艳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44—4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
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
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过程与方法:
与北方地区对比,引导学生探讨、掌握南方地区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
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
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起南方地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杏花、烟雨、江南的场景就呈现眼前:诗人眼中的南方,既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清新雅致,也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温婉,还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富足感。摄影师眼中的南方就是一种视觉的饕餮盛宴:椰风海韵、白墙黛瓦、碧水青山、流水人家、落日天涯……。吃货口中的南方更是大快朵颐,不愿停箸的酣畅淋漓。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方地区。
欣赏南方地区的秀美风景,感受人文江南,进入新课的学习,思考江南景观形成的原因。
创设轻松的情境。
教学过程
展示南方地区图,指出南方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
展示南方地区地形图,南方地区的地形构成和特点;东、西部地形的分布与差异。实景观察这种地形差异造成的景观不同。详实资料比较分析东、西部地形区的分布、海拔、范围大小、地域的完整性差异。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演示北回归线和北纬30°的位置);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气温曲线图中强调月均温超过20℃的时段),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降水量柱状图中强调月降水量超过100mm的时段),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展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纬度相当),
在一月气温分布图中相应位置比较两地的温度差异,根据地形图分析气温差异的原因。四川盆地周围有高山环绕,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气温高。
同理分析西双版纳和广州的气温差异及原因。因为有北部高原的阻挡,西双版纳避免了受寒潮的影响。
广大的江南丘陵地区分布着一种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叫做红壤。它喊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展示红壤以及形成过程),展示南方土壤颜色的差异,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光照、热量、水分和土壤,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如何呢?
展示河流湖泊分布图,南方河湖众多,水量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地形分布的差异使得南方地区的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平原地区的水田是“土地平旷,阡陌纵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丘陵山区则是则是“梯田层层接云天”的另一番景致。

农业的差异也导致物产的不同,(展示不同的南方物产):莲藕、椰子、竹笋、茭白和各种经济林木——油茶、油桐、漆树、毛竹等;各类水果——橘子、菠萝、桂圆、荔枝等。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南方食材有竹笋、莲藕、凉薯、菱角、鱼虾、螺类、芋头、茵类、菠萝、木瓜等。
南方地区光、热、水等资源丰富,地形多样,河汊纵横,大小湖塘星罗棋布,生物资源丰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农业部门的发展条件都很优越,因此南方地区农产品种类繁多,食材丰富。
认识南方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邻近的国家)
读图观察、找出南方地区的地形构成(主要地形区)和特点。
了解南方地区气候的类型和特点,重点观察特殊纬线、月均温超过20度的时间段,同纬度的温度差异等。
读图、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总结原因。
观察、比较、记忆,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土壤的分布差异。北方是黄土地和黑土地。
回顾旧知识,分析、评价南方农业发展条件。
认识了解南方的物产、回顾北方的物产,发达的交通使得物流通天下。
认识南方食材并分析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培养读图识别地理事物的能力。
联系生活,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培养分析、对比的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概括地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联系生活,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给出结论、并提问。
投影展示教师设计的知识结构。
积极回顾所学内容,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下课
同步学习与探究的相关内容。
完成课堂达标作业。
巩固知识。
课件20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南方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3.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印象南方——文人笔下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印象南方——摄影师眼中
过桥米线重庆火锅火腿螺丝粉沙县小吃肠旺面红烧肉叉烧拉面肉夹馍大闸蟹蛤仔煎醉虾佛跳墙瓦罐汤热干面豆腐包公鱼水果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印象南方——吃货口中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走进南方——位置和范围青藏高原东 海南 海越南老挝缅 甸类型多样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交错分布1、南方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
2、东西部地形有何差异?东西差异明显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走进南方——地形分布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走进南方——地形分布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23.5°30°南方地区纬度较低,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走进南方——气候特征四川盆地周围有高山环绕,受冬季风影响小四川盆地西双版纳广州因为有北部高原的阻挡,西双版纳避免了受寒潮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走进南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走进南方——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光、热、水地 形平原山区河谷缓坡地势
低平河湖
密布水田
集中灌溉
良好零散分布水田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光、热、水、土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物产不同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茭白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物产不同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物产不同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物产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南方食材有竹笋、莲藕、凉薯、菱角、鱼虾、螺类、芋头、茵类、菠萝、木瓜等。 南方地区光、热、水等资源丰富,地形多样,河汊纵横,大小湖塘星罗棋布,生物资源丰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农业部门的发展条件都很优越,因此南方地区农产品种类繁多,食材丰富。由此可见,南方食材的种类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局地环境特征。 三、吃货的天堂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谢 谢!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