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4-12 23: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_________,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_________。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看到的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_________,在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_________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
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__,是由于陨石坠落的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四季的星空 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_______。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_________,平均为_________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 地球 —— 月亮 ——太阳(___月 农历______ 朔)
月亮 —— 地球 ——太阳(___月 农历____________ 望)
(2)三者成垂直时:
月亮 地球 ——太阳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地球 ——太阳 月亮
4、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 , 下下下东东 。
5、月相的形成变化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6、月相变化规律和农历的关系:
月相名称从左向右依次为______(朔)、______、______(望)、______,出现日期依次为农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历中的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来决定的。)
5)太阳系
太阳系的总体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天体系统。在______和______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彗星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彗核由冻结的氨、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组成,著名的哈雷慧星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体积大,卫星多,并且有光环。
______离太阳最近的固体星球,无大气层,布满了环形山,表面情况与月球相似。
______(表面有很厚的大气层,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称“蒙面逆子”)
______(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但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
______和______有点像地球,是固体星,表面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______(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______(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最大的特征是表面有大红斑)
______(第二大行星,最大的特征有很多光环和卫星)
6)四季的星空
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阳历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作为根据。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约为365。2422天,既通常所说的一年。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是阳历成分,其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对于北半球来讲)
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N23026/——S23026/),春分时节,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随着季节的变化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秋分时节,直射点在赤道,冬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从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太阳的高度______;春分昼夜______;从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太阳的高度______;秋分昼夜______;从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太阳的高度______。在上图中注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星图
1、天空中的亮星大多数是______。2、星座是天空中的区域,全天星座有______个。
3、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6等星。
4、记住几个重要的星座的形状: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
5、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位于北方天空,四季变化时斗柄指向随之改变:
斗柄 东 (左)指,天下皆春;斗柄 南 (下)指,天下皆夏;
斗柄 西 (右)指,天下皆秋;斗柄 北 (上)指,天下皆冬;
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
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5倍距离即是。
银河系和宇宙
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______的、______的、______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远镜还看到了什么?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______我们而去。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______;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______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
大约_____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_____、极大的_____,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宇宙的将来
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剩下我们孤零零的,在一片黑暗当中。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太阳系的形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科学假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______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理论依据: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________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________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_______
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科学假说)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太 阳 系 家 族的 诞 生
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园盘;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卫星
决定恒星寿命的因素只有一个——质量!
质量愈大,寿命愈短!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地球内部结构和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蛋壳——地壳
鸡蛋 蛋白——地幔 地球
蛋黄——地核
2、地壳运动
(1)地壳是变动的: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由于其本身或地球其他部分的物质与能量在内力作用下不断地循环和转化而产生或变形的运动,又称
“构造运动”。下表是两个最好的例证。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
地壳变动后的地质结构——褶皱、断层。
褶皱是在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作用下,使岩层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褶曲,形成波状弯曲变形,叫做褶皱。喜马拉雅山系是板块在运动中碰撞推挤,发生褶皱而形成的山。如果岩层受挤压过度,会形成断层。
断层是在地壳运动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作用下,岩石受礼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都是断层结构。
(2)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火山的成因:火山活动一般常在一些不寻常的地质背景上发生,其中大多数都在构成岩石圈的庞大的板块边界处。约80%的地球活火山及其相关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两个板块相聚,并且其中一个俯冲到另一个下面的地方。俯冲下去的板块,一方面因挤压而造成局部压力增加,一方面其自身也融为岩浆;这时,上面受挤压的板块如果出现裂口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些地方喷发出来,形成火山。
火山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火山的喷发物: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
火山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
火山对人类的利和弊:火山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火山弹、火山岩烬、火山砾、火山灰、火山尘等。不仅熔岩所到之处一切化为灰烬,而且还会引发地震;火山灰遮天蔽日,随风飘到很遥远的地方,影响时间长的有好几年;火山还会喷出有毒气体,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不过火山对人类也有好的一面,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是很好的建材;火山附近常有地热及温泉;对科学研究来说,火山的喷出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火山的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发生地震时你该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考点1 四季星空
了解:描述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知道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设置的。
(衢州)3.开化县的龙顶茶享誉全国,其春茶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上述春茶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大寒
(衢州)21.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 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4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这个天文年对我们浙江也有特殊的意义,今年的7月2 2日上午9时左右,在杭州、宁波、舟山一带将会看到百年不遇的日全食,这一天是农历初一,这天的月相是 。
(金华)11.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D.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09宁波3分)6.“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倡议。我市也倡导在2009年3月28日20:30分起熄灯1小时,以支持该活动。下列关于这项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活动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B.选择3月28日(农历三月初二)是因为天上有满月
C.由于区时不同,这是一次全球性的熄灯“接力”活动
D.在平时也应有这种“暗夜意识”,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09绍兴 3分)12.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将发生日全食,那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 】
(09嘉4分)18.下列新增的法定节假日中,哪一个属于阳历成分的节假日【 】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除夕
(09湖州 3分)3.“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该日的月相最接近【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2010金华)11.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
A白昼和黑夜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0嘉兴)8.右图是一张日历,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
(2010温州)11.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太阳活动的强弱
(2010湖州)11.下列以农历确定的节日中,可以观测到满月的是【 】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2010模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B.天文观察发现,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都在不断增大,这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
C.清明节、元旦、春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D.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
(2010实验模拟)1、“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
A、春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2010模拟)17.2009年7月22日出现的日全食奇观是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6分38.8秒,因此被称作“世纪日食”。如下图所示,一位美术爱好者在观察时,绘成了几幅图画。根据日全食过程判断,下图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2010模拟)2. 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日(农历8月13日)早上9:00阅兵仪式准时开始。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010模拟)10.2010年中考将在6月13日结束,这一天昼夜长短和太阳直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南半球,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夜短
考点2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了解:描述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的大小、温度、外部大气组成);描述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状况、环形山);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黑子、日珥);列举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识别八大行星;描述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慧星;知道人类探访月球的历程;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2009.杭州)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义乌)26、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1)现代的日全食研究课题大都集中于太阳物理学领域,如日冕温度反转、太阳磁场、太阳射电、太阳活动等,其中常见的太阳活动有 、耀斑、日珥等。
(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对光线又汇聚作用。
(2010模拟)2010年1月15日下午3时32分左右在我国发生的日环食,是本世纪首次在我国出现的日环食,也是未来1000年里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环食。那次日环食从非洲中部开始,经印度洋、印度南部、缅甸等国家最后进入我国,全程将持续约5个小时,环食带宽达500千米以上。但温岭并不在日环食带上,人们只观测到了“日偏食”这一天文奇观,如图10所示。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日偏食”产生可以用_____ ____ ____来解释. 这天晚上的月相是_____ ________。
(丽水)4.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童谣中的“星星”多数属于【 】A. 恒星 B. 流星 C. 行星 D. 人造卫星
(丽水)8.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完成定点着陆,撞月成功,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地面对卫星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B. 卫星撞击月球时,会对月球产生很大的作用力
C. 由于卫星受到月球的重力很小,所以撞击时不会形成坑洞
D.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听不到撞击产生的爆炸声
(台州)11.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下列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土星的是【 】
(温州)2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
(温州)19.第一颗由两岸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彗星——鹿林彗星,今年2月经过地球附近,之后逐渐远离太阳系,将永远从太阳系消失。通过研究,鹿林彗星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下列关于鹿林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 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冰 D. 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09湖州)26. 2007 年10 月,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探测的目标天体是 ▲ 。
考点3 银河系和宇宙
了解:描述银河系的构成、大小;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正面观和侧面观);知道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知道超新星爆发;知道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知道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应用: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09嘉4分)15.下列有关地球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B.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C.地球绕日公转形成四季更替 D.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2010衢州)1.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实验是模拟【 】
A.板块的运动 B.细胞的生长 C.分子的运动 D.宇宙的膨胀
(2010衢州)2.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顿 D.哈勃
(2010义乌)6 .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D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考点4 地球
了解:知道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列举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知道经线、纬线;知道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不考)。
理解:学会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2009.杭州)11.下列各项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
A.月相变化 B.太阳东升西落
C.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D.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丽水)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相的变化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台州)24.2009年5月16日,甬台温沿海高速铁路完成了铺轨。甬台温铁路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先进技术,动车组列车在上面行驶,不再有“咣当”、“咣当”的声音,非常平稳,且运行时速可达250千米。
(1)甬台温铁路起自宁波,经台州至温州,在台州境内总体呈 ▲ 走向;
(2)如此高速的铁路上,要杜绝横穿行为。若有人在列车前方
500米处横穿铁路,以250千米/小时速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只需 ▲ 秒就能到达行人的面前;
(3)动车组列车到站时,减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期间停止供给动力,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所发的电自动输入电网;第二阶段从90千米/小时开始进行机械刹车至停止。下列关于第一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 ②减少了机械磨损 ③减少了噪音,保护环境
(温州)21.温福、甬台温铁路即将贯通,届时能有效串联温州部分县市,标志着温州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1)右图标出了温福、甬台温铁路在温州境内的八个站点,据图可知苍南站位于新温州站的 ▲ 方向;
(2)新温州站到瑞安站高速铁路线长22.87千米,开通高速铁路客运后,如果火车以200千米/时的速度从新温州站开往瑞安站,则行驶时间为 ▲ 小时。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09宁波3分)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 、南纬1.50 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减少太空垃圾是“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的原因之一
D.科技人员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一号”运动轨迹的
考点5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了解: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原因;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
理解: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解释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应用: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2009.杭州)29. (4分)现在的南极大陆常年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南极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 。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大陆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我们知道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生成的。对南极大陆地下煤炭的来源,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 (填序号)
①南极大陆在千百万年前有耐寒植物生长
②千百万年前的南极大陆温度适合植物生长
③南极大陆在数亿年前在中低纬度地区,有茂盛的植物生长,后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义乌)25、某同学的家乡在山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随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OC.如图所示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图。根据此等高线的分布特点,箭头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为▲ ;当A地的气温为36oC时,B地的气温为▲ oC
(义乌)3.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台州)15.右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09嘉4分)10.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考点6 土壤(不考)
了解:列举土壤是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等构成,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识别不同的土壤类型,说出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感知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知道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列举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
考点7 天气和气候(不考)环境问题要知道的。
(2009.杭州)22.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义乌)18、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2010年3月大
22
星期一
庚寅年 初七 二月
清明 公历4月5日 农历二月廿二
A.
B.
C.
D.
(第8题图)
① ② ③ ④
A
BA
CBA
DCBA
第24题图
第15题图
(百万年)
海床移动方向
海床移动方向
现在
洋中脊山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