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1 23: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四单元 聆听元散曲 第23课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山水风光散曲二首第23课学习目标
1.了解乔吉、白朴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的自然美。
3.把握想象手法和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自主 · 预习区  自知常识 梳理基础互动 · 探究区  交流互动 探究疑难内容索引自主· 预习区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①。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②。
落地为兄弟③,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④。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⑥,岁月不待人。注  ①蒂:瓜、果、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方向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漂泊如路上的尘土。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视同兄弟。④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⑤盛年:壮年。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诗意解读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应及时行乐的思想,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愿望,即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相欢作乐。这一点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中尔虞我诈、追逐名利的恶劣世风十分厌倦的情绪的反映。全诗直抒胸臆,率真感人,风格独特。当然,诗的最后四句也成了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激发人们珍惜年华,不断进取。名句识记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考点演示 应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思想? 答案答案 从后面的四句名句中可知,这首诗有应珍惜时光,不虚度光阴之意;要积极进取,不虚度年华。但我们联系前面内容,“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诗中同时也蕴含了人与人之间应当和睦团结,相欢作乐之意。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见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而成就过之,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今存曲小令213首,套数10套。他的散曲多以啸傲湖山、闲适放达、诗酒冶游、男女私情为主,也有叹世之作。其艺术形式完美,语言华美艳丽,严于声律,工于对仗,少用衬字,为元散曲婉约派代表。一、作者简介白朴(1226—1306),名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生于开封,后定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为金枢密院判官。金亡时尚年幼,因其母为蒙古军所掠,遂得元好问救助,幸免于难。入元后,不肯出仕,浪迹山水。曾一度寓居金陵,晚年仍归北方。杂剧、散曲作品以绮丽婉约见长,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种。散曲今存小令37首,套数4套。词作有《天籁集》传世。在中国古代诗词曲中,讴歌壮丽山河,描写田园风光,历来是占比重最大的传统题材。名篇佳作难以胜数,沁人心脾,悦人耳目。它们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些写景散曲,有的气势豪迈,有的清新明丽,有的感情浓郁,情景交融,再现了大自然的美,也体现了作家们的审美情趣。二、写作背景1.根据语境,将下列古诗词(曲)名句补充完整。
(1)《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这首小令中,写瀑布比喻奇妙,夸张惊人,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 。
(2)《越调·天净沙·春》这首小令中描写百鸟齐鸣、乱花飞舞的语句是: ,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2.填空。
(1)白朴,字太素,号 ,与关汉卿、 、 合称“ ”。作品有杂剧 和 ,散曲多首。语言质朴,风格清丽。
(2)乔吉,字梦符,号 ,又号惺惺道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与
合称“张乔”。其作品多吟咏山水,写法上重视技巧,讲究词藻音律,风格典雅清丽,为元散曲 派代表。兰谷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梧桐雨》《墙头马上》笙鹤翁张可久婉约互动· 探究区一、结构图示1.阅读《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答案二、要点赏析答案 比喻。①作者把天比作织机,把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于悬崖的景观。
②作者将瀑布自石壁下注比喻成白虹深入水面,似要吞饮涧水,生动地写出了瀑布高悬而又急下的态势。
③作者将瀑布自山顶奔流而下比喻成玉龙下山,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倾泻时生龙活虎而又曲折翻腾的姿态。
④作者将瀑布的水花飞溅于山石之上比喻成片片飞舞的雪花落在沙滩上,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花的形与色。(任答两点即可)(2)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待?试以本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答案 答题要点:①认同,可从这首元曲想象奇特、比喻新颖、气势恢宏等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手法角度分析两
人作品风格的相似。②不认同,可从李白诗歌才调高迈、涵容天地、气势超凡脱俗,非乔吉所能追比等角度分析两人作品风格的差异。答案2.阅读《越调·天净沙·春》,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它们勾画出来。答案 “春山”可以想象为山花烂漫,新竹满山,草盛林秀,崖青瀑白;“暖日”可以想象为和煦的、艳丽的、温柔的;“和风”可以想象为微醺的,使人血脉和畅,筋骨舒展。答案(2)这首曲子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答案 有关的景物排列起来,两字一景,组成一幅幅画面,由静态描写转向动态描写,从不同的空间和层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答案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越调·天净沙·春》中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答案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答案三、疑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