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
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孩子的故事。两个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叙述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在一天之中是不断变化的,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课文最后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本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的道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谜语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嘘!听好了,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
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对,谜底就是蒲公英。(出示词语:蒲公英)咱们再来读一读。
1.介绍蒲公英,
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你来说一说?
瞧,这就是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绒毛,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呀,这绒毛里带着的白白的,是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春天来临,蒲公英就会开出一朵一朵黄色的小花。你瞧,这朵蒲公英花就已经展开了自己金色的花瓣。这金色的花瓣簇拥在一起,不但美丽,而且把整片草地都染成金色的了。(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字词
(1)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同桌检查一下字词的预习情况。读错的请
及时纠正。
钓鱼 使劲 合拢 绒毛
花瓣 观察 有趣 手掌
玩耍 蒲公英 拳头 仔细
傍晚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师:全都对了的举手,真了不起。我来抽查一下大家,这个字怎么读?(出示:耍)
“耍”字是我们本课的生字,你能帮助大家来记记这个字吗?(而+女)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还有其他办法吗?(要的上面部分换成而),你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区分这两个字。
(师指:一本正经)你来读读这个词,你有不同意见?你再来读读。你读的非常正确。“经”字应该读一声,大家不要和口语混淆在一起,来一起读两次。
(2)师:接下来,大家想不想读一读本课将要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啊?(想。)谁想读一下?(学生举手发言。)
指名读。
齐读。
师:在这些生字当中还有两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假、朝,学生给多音字组词)
(3)学习本课生字词
师:在本课的生字当中,你认为哪几个掌握起来有困难?
预设:
察:上下结构,下面是个“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指导
2、课文感知
(1)师: 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和词语,接下来我们交流一下课文主要讲了“我”在金色的草地上的哪两件事?
(2)请同学们听读《金色的草地》,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听读课文。
(4)指名回答问题。(讲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我们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
师:你归纳的既简洁又明了。(玩耍 变色)
师:本课总共有四个自然段,谁来读一下?
(指名读,学生点评,生再读。)
师:通过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预设:
1、我知道课文写了小哥俩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把蒲公英的绒毛往对方脸上吹。
师:你来读一下小哥俩一块玩耍的情景?(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想让大家分角色表演一下!老师找两位同学扮作小兄弟俩,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也可以加上一些动作!其他同学读相关的课文内容
(学生表演,点评,再找学生表演。)
2、我知道了草地是会变颜色的,还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
师:你可真是个爱专研的孩子,我们平时常见的草地怎么会变颜色呢?它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一下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自由读课文)
三、质疑解难,精讲点拨
(一)发现变色
1、师:小哥俩是怎样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的?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到相关
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交流:
(出示屏幕)“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
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师:为什么要强调很早去钓鱼呢?
生1:说明作者平常起得不是这样早。
生2:作者以前起得不是这样早,没有发现早上的草地与自己以往见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
师:你说得真好!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是呀,这里强调起得很早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作者说——(引生齐读)“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师:我们品读文章就要做到咬文嚼字,一个“并”字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
师:是呀,可是这一次的发现却打破了作者以前的认识。
师: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连起来说说,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吗?
我发现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变成了
_____________。(板书:早晨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2、指导朗读
师: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此时面对如此多变的草地你的心情怎样?
生1: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一直认为这片开满蒲公英的草地是金色的,可是它也有变色的时候!
生2:我觉得太奇妙了!这片草地居然会变色!
生3:有了这样的发现,我感觉非常兴奋!
师:是呀!多么奇妙的“变色草地”,发现这样的奥秘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那么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份感受表达出来吧。(指名读)你来试试。从你语调的渐渐升高中,我感受到了你的惊讶,来,让我们也学着这位同学的方法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二)寻找原因
师:看到如此神奇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最想知道它为什么会“变色”?
师:让我们赶快再来读课文,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找到了用波浪线划出来。
(出示屏幕)“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你能找到具体的词语来谈谈作者的发现吗?
生:我从“张开”可以体会到蒲公英开花时是金色的,“合上”时把金色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了“张开”“合上”两个词语。我们读书的时候就要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1:比喻的方法。
师:真神奇呀!伸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花变化的样子。合上、张开,合上、张开。
花朵张开时,——(出示屏幕: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一朵蒲公英张开,能让草地成为金色的吗?
那第二朵谁来开?你读
第三朵,谁来
第四朵,
所有的花朵一起张开时——引读
师: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说,你也来说说。花朵一朵,一朵合上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师:看来,这秘密就在这蒲公英身上了。
师:终于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现在这样美妙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播放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草地),那你能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蒲公英这一特点,为这些美妙的画面配音,并介绍草地变色的原因吗?(学生练习复述)
出示提示语: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早晨,花朵( ),是( ),草地是( )。中午,花朵( ),是( ),草地是( )。傍晚,花朵( ),是( ),草地是( )。
出示: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面对着这片草地,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引读:(出示屏幕: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所以作者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能理解这句话吗?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1:这句话非常生动。我们起床时,蒲公英的花就开放了,到了晚上,我们睡觉时,蒲公英的花就合上了,就像和我们一起睡觉一样。
生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是呀!这怎么能是一株普通的蒲公英花呢?它就是我们一位可爱的朋友!面对这样可爱、神奇的朋友,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那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出示屏幕: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
1、指名读。
2、齐读。
师:学到这里你明白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了吗?(指名回答)
过渡:原来草地会变色是与蒲公英有关啊!这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有趣啊!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师: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你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有着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 ……)
师: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
预设: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如果将句中的这两个“!”改成“。”后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了还是浅了?你体会到了吗?(变浅)
过渡:所以,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思考:作者把蒲公英当做成了什么来对待?
(把蒲公英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过渡: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蒲公英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
四、课堂总结
大自然中从来不缺少美,但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经常地亲近自然,仔细的观察他们;或许我们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从而让我们激动兴奋……
五、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双休日和家人一起去游玩,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游玩所得。
附:板书设计
早晨 绿色↘
12、金色的草地 中午 金色的草地 黄色→蒲公英
傍晚 绿色↗
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