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4单元 过大孤山小孤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4单元 过大孤山小孤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2 11: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7张PPT。 导入新课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大孤山:
在鄱pó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陆游简介: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陆游名句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jiān)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课文注音矶




上干云霄
榭鹘





汲jīsuìdòulǎochángānxièHú
tuán

jiā
Chēng
Pén

(1)裂缝的岩石和各式的岩洞
(2)拔地突起
(3)积水
(4)冲,插
(5)互相辉映
(6)时隐时现
(7)不久
(8)比
(9)宋代行政区划单位
(10)州的官署所在地,又叫治所
(11)南唐到宋朝时的区划名称◆整体感知: 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整体感知: 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整体感知: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整体感知:明确:
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始见庐山
及大孤山。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
船的行程。 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沙夹所见:大孤山: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沙夹所见:大孤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沙夹所见:大孤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 沙夹所见:大孤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 沙夹所见: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大孤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
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 沙夹所见: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大孤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烽火矶: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小孤山:大孤山:烽火矶: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小孤山:大孤山: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修辞、
精笔描摹。? 烽火矶: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小孤山:对比、不同角度的描摹大孤山: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修辞、
精笔描摹。? 烽火矶: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小孤山:对比、不同角度的描摹大孤山:对比、想象描摹 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修辞、
精笔描摹。? 游 记描写的景物
及特点烽火矶:峭石:小孤山:彭泽都昌:大孤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这些景物?游 记描写的景物
及特点烽火矶:峭石:小孤山:彭泽都昌:大孤山:点面结合 比喻烘托比较 想象衬托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文章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色?游 记描写的景物
及特点C、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抒情D、引用传说,前人诗句烽火矶:峭石:小孤山:彭泽都昌:大孤山:点面结合 比喻烘托比较 想象A、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绘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为景物添彩生色,丰富作品内容,增强文化底蕴衬托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如宝装屏风。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
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景点众多,作者怎样描绘不使其孤立?景点众多,作者怎样描绘不使其孤立? 各景点均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构成整体
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以游踪(移步换景)为线索,文中多次写
到江流与船行,为分散的景点贯以线索——完
整优美的长江山水图。 诗文传说的引用、郡县沿革和地形防戍等
说明在文中有何作用? 问题:第2段引诗句“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有什么作用呢? 此处引用诗文典故,与本段首句“二山东
西相望”照应,引发读者对景致美妙的联想,
增添了神话的气息,诗文与胜景相互映衬,更
为引人入胜。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内容。问题:第2段引诗句“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有什么作用呢? 本文主旨是什么?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意。 江山如此多娇,引英雄陆游直折腰◆拓展: 阅读课后苏轼的词。感悟诗文在创造形象上
的区别。◆拓展: 阅读课后苏轼的词。感悟诗文在创造形象上
的区别。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
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参天长。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
船低昂。峨峨两烟髻,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
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 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释义】:
山色苍翠,烟水迷茫,
大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
凌空。有客舟从何处而来?
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沙岸
平整,轻风徐来,望客不
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
首,此起彼伏。两山如发髻
高耸,正对江水之镜,二美
梳弄新妆。舟中商贾,切莫
轻狂,小姑前年,已嫁彭郎。对比阅读:诗文有别 诗歌语言、意象更具跳跃性,不具体,更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散文则一般进行细致
真实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重点语句翻译: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重点语句翻译: 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
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
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
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
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
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
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
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
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
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
地方。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
甚可壮也。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
甚可壮也。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矫健的鹘鸟正在追
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
甚可壮也。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矫健的鹘鸟正在追
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
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
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
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
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
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
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
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
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
呀!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
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
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
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
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
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
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B.沙洲葭苇(jiā?)
C.潦缩(liáo?)
D.岸如赪(chēng?)当堂练习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B.沙洲葭苇(jiā?)
C.潦缩(liáo?)
D.岸如赪(chēng?)C? 当堂练习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A? A.然
⑴杰然特起
⑵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⑶实不然也
⑷碧峰巉然孤起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A.然
⑴杰然特起
⑵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⑶实不然也
⑷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A.然
⑴杰然特起
⑵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⑶实不然也
⑷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但是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A.然
⑴杰然特起
⑵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⑶实不然也
⑷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但是 这样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A.然
⑴杰然特起
⑵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⑶实不然也
⑷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但是 这样 ……的样子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⑴晚泊沙夹
⑵岸土赤而壁立
⑶掠江东南去
⑷上干云霄晚:名作状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⑴晚泊沙夹
⑵岸土赤而壁立
⑶掠江东南去
⑷上干云霄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⑴晚泊沙夹
⑵岸土赤而壁立
⑶掠江东南去
⑷上干云霄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⑴晚泊沙夹
⑵岸土赤而壁立
⑶掠江东南去
⑷上干云霄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上:向上,名作状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⑴晚泊沙夹
⑵岸土赤而壁立
⑶掠江东南去
⑷上干云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