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21cnjy.com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2.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21·cn·jy·com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读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
师;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
生:“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www.21-cn-jy.com
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三、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帮助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二、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三、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21教育网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2·1·c·n·j·y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
四、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板书设计
原 因 做 法 结 果
盼望 ──── 拔 高 ──── 枯 死
↓
错
↓
急于求成 , 事与愿违
道理: 按 事 物 规 律 办 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