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上课时间:2017年5月10日
上课班级:三年4班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补充自由读 资料袋内容,提取信息
3.小结过渡:就是这么一支出色的队伍,获得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指导观察,引入课文。(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感叹号,自豪、骄傲的口气读)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并借助自己预习单中的表格内容,回答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相机指导“载”多音字/ 通讯稿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 默读课文,请你画出体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句子;
2. 小组讨论,这些句子为什么能体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3.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4.聚焦点
投影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1)指名读——学生练读——小组注入力量读。
(2)学生理解分析:注意这句话的排比、多个动词,引导学生写作时运用不同的动词进行叙事
(3)句式拓展:仿写或口头造句
例如:校运会场景/防空演练每个人的表现等
5.教师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来之前的阿尔及利亚。
6.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7.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8.教师小结: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1.所在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课件24张PPT。 2001年,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国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支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 200 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2003 年 2 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我国新疆巴楚等地的地震抢险救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003 年 5 月, 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救援队立即赶到了灾区投入了抢险救援工作。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借助自己预习单中的表格内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救援,完成了抢险任务。中国国际救援队载誉返回祖国。阿尔及利亚默读课文,请你用“————”画出体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句子;小组讨论,这些句子为什么能体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声波探测仪液压钳搜索犬 来到这做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余震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