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教案+学案+练习)1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件+教案+学案+练习)16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4-25 09:25:55

文档简介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认识酸雨的成分,酸雨的危害;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酸雨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108--109页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酸雨有哪些危害?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合作交流:请你设计探究酸雨对生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酸雨对生物有没有影响?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下六粒玉米,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拟酸雨”,PH值控制在4左右。
③向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请你观察后写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你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若有不缜密之处,请你指出。
⑦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任务二: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110—111页,思考下列问题: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水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温室效应是由什么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危害是什么?
合作交流: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
【拓展提升】有人说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酸雨
自主探究:1、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
2、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与空中的水蒸气结合就会形成酸雨。
3、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合作交流:
2、作出假设: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④请你观察后写出实验结果:花盆中的玉米幼苗全部死亡;
⑤请你得出实验结论: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⑥不合理,要设计对照实验,而这个实验中缺乏对照组;花盆里的玉米种子数量太少,偶然性大。要设置两盆花盆,在一个花盆里播下10粒玉米种子,向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向另一个花盆中播下同样的10粒玉米种子,向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清水,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⑦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左右,让酸性更强,目的是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探究任务二: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
自主探究:
1、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2、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水中、土壤中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还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因此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后,冰川会加速融化,海平面会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暴雨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合作交流: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比如骑自行车替开车上班,节约纸张,及时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等等。
【拓展提升】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污染物,让废物重新利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当堂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空中死神”的是(  )
A.酸雨 B.龙卷风 C.冰雹 D.暴风雪
2、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酸雨是指PH的范围( )
A.大于5.6的雨水??? B.小于5.6的雨水 C.大于7的雨水?????D.小于7的雨水
3、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下列哪种气体和酸雨的形成有关 (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到江河中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
5、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
A.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C.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以上三项都是
6、如图示: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
A.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
B.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
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7、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酸雨、温室效应 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 D.温室效应、含铅废气
8、下列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
A.汞、镉等有毒物质 B.二氧化碳 C.沙尘暴 D.氟利昂
9、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  )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制剂的冰箱 C.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D.大量使用农药
10、“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二、非选择题:
某校生物小组在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提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的问题,他们做出的假设是:酸雨会降低种子的萌发率。黎明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了“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0以下,进行了以下实验:
1、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2、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3、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4、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种子都没发芽,能得出“是由于酸雨影响而不能萌发”的结论吗?为什么??
(2)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如果需要该如何设置?请你帮他完成设计。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全球性环境问题有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2、B 解析: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3、B 解析:酸雨的成分是水和二氧化硫,所以酸雨与二氧化硫有关。
4、A 解析: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5、D 解析: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6、C 解析:用模拟酸雨浇的植物死亡,而用清水浇的植物正常生长,这组对照实验说明酸雨能影响植物的生长。
7、B 解析: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故选B。
8、A 解析:汞、镉、砷等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9、B 解析:含氯的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从而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10、A 解析:用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不能,缺少条件,也可能是种子自身的问题。
(2)需要对照组,将10粒大豆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淋“模拟酸雨”,另一组每天淋同样次数等量的清水。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酸雨的成分,以及形成原因;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2、发展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酸雨的成分,以及形成原因;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三、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
四、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环保环境和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大家都希望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由我市一些企业的违法排污的行为引入本课,一些企业排出的二氧化硫超标,让生思考,从而引入酸雨问题。
激起疑惑:二氧化硫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酸雨
1、酸雨的概念、形成原因。
介绍酸雨形成的原因,什么是酸雨,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知道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PH值,我国酸雨的形成原因等问题。
2、酸雨的危害
介绍酸雨对环境有哪些危害: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了解酸雨的危害
3、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根据下面的提示,设计一个探究方案。
给出提示,根据提示制定出方法步骤。
明确实验原理,并通过视频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
明确模拟实验的方法步骤,怎样模拟酸雨。
二、温室效应
明确温室效应形成原因,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知道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主要与什么气体有关。
三、臭氧层破坏
展示南极的臭氧层空洞,了解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介绍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和防治。
明确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
四、重金属污染
除了以上的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之外,还有重金属污染问题,水中、土壤中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还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举例: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
了解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五、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知识点
整理归纳本节知识点
板书设计:
酸雨——“空中死神”
成分:二氧化硫和水蒸气
PH值:<5.6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危害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二、其他环境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含氮废气有关
重金属污染:如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