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2 22: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
2.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 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学法提示 读图分析法、材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联系比较法。
导入示标:
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宋代社会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一、自主学习,感知史实:
(一)预习检测:
1.唐朝中期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 的趋势。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 转移到 。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宋代人从越南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
4.宋代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的瓷都.
5.北宋时期, 地区出现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等纸币。
6.?????、???????、????????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建在北宋???????郊外。南宋的海船,还配备了指示方向的??????????。???
7.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和????????。中国的商船,近至???????、???????,远达??????????半岛和????????东海岸。
8.宋朝时,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 。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理解史实:
材料一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1)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
(2)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3.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4分)
材料三
4.材料三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二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4分)
训练反馈,运用史实:
(2017·江苏苏州·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2017·江苏扬州·4)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3.(2017·江苏淮安·13)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2017·江苏无锡·5)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5.(2017·山东青岛·13)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
C.景德镇的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6.(2017·山东泰安·6)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 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学习感悟:
宋朝以其先进的科技和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向世人展示到了它的魅力,本节课我们一同学完本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