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B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5-08 15: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1.一辆质量是40t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着地面积为5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
A.80pa B.8000pa C.8×104pa D.4×104pa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B C D
A.骆驼具有较宽的脚掌 B.锋利的纂刻刀
C.铁轨下面的枕木 D.载重汽车的轮子多而宽
3.如图所示,打开水坝的闸门时,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奔流而出,则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水的体积 B.水的深度 C.坝的宽度 D.坝的高度
3题 4题 5题
4.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www.21-cn-jy.com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B.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C.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D.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6.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6题 7题 8题 9题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2015 滨州)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9.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9题 10题 11题
10.小明利用玻璃瓶、细管和带颜色的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和一个温度计(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com
A.拿着甲图中的自制气压计上楼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上升
C.把乙图中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
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
11.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1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和f不变,p变大 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 D.F不变,f和p均变大
12.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13.为解决某地下商城“工”字形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技术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4.如图所示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玩滑板。小朋友一只脚踏上滑板之后与踏上之前相比,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会   ;小朋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向前滑动起来,脚离地后,由于   ,滑板车将继续向前滑行。
14题 15题 16题
1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   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   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   Pa。
16.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15N,B重5N.若物体B对A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B对A的压力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   ,物体B与A的密度之比是   。
17.一本重为4N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则书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题 19题 20题【出处:21教育名师】
19.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密闭容器,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内盛有深度为20cm、重100N的水。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Pa、压力F=   N;如果将容器倒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   F(选填“>”、“=”或“<”)。(g=10N/kg)21·世纪*教育网
20.2017年6月,哈工大学生携带108个机器人“宝宝”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如图所示,一个机器人质量为2.4kg,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重力与   是平衡力,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为   Pa。
21.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   。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ρ药液=ρ水)
21题 22题 23题
2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23.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   p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   (填“流动”或“不流动”)。
24.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1   ρ2(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   (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三.实验探究题(25题8分,26题10分,共16分)
25.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甲和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简答与计算题(27题3分,28题4分,29题6分,28题8分,共21分)
27.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汤勺接近快速下落的水流时,轻质汤勺会向水流靠拢。请说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28.小明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2)双脚站立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29.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求:
(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相当于多少米深处水所产生的压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一标准大气压p0=1.0×105Pa)
30.如图所示,质量为5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cm2,内装1.5L的水,已知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故选:C。
2.【解答】解: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锋利的纂刻刀,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D、载重汽车的轮子多而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解: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故ACD错误,B正确。21·cn·jy·com
故选:B。
4.【解答】解:因为快速行驶的汽车使得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马路两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马路中央的气压,树叶向马路中央运动。
故选:A。
5.【解答】解:A、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则A的底面积小于B的底面积,即SA<SB,根据p=可知,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故A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变为FA、FB,受力面积变为SA、SB,又FA=FB,SA<SB,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故B错误;2-1-c-n-j-y
C、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变为FA、FB,受力面积不变,仍为SA<SB,FA=FB,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故C错误;
D、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变为FA、FB,受力面积不变,仍为SA<SB,FA=FB,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故D正确。
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故选:A。
7.【解答】解:
(1)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hA>hB,
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
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
(2)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
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
因为pA=pB,ρA<ρB,
所以pA+ρAgh<pB+ρBgh,
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底乙,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p底甲=,p底乙=,
可得:<,
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3)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p=、受力面积相同,
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选:A。 
8.解答】解:(1)A、B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的重力相等;
由于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
(2)由于容器装的是水,由图可知:hA<hB,则根据p=ρgh可知:pA<pB.ABD错误,C正确。21教育网
故选:C。
9.【解答】解:(1)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水的总重力,
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它们的总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倒置后,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故据p=可知,倒置后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1<p2;21cnjy.com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
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
因此即F1>F2。
故选:A。
10.【解答】解:A、上楼时,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A错误;【来源:21cnj*y.co*m】
B、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甲图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甲图细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瓶内大气压不变,所以管中水柱会上升。故B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把乙图中的自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瓶内的水因遇冷体积变小,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故C正确;
D、用力捏乙图中自制温度计的小瓶,瓶内的压强增大,所以,细管中的水柱会上升;故D正确。
故选:A。
11.【解答】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不变。
故选:A。
12.【解答】解:(1)由于m芳芳总=70kg,m小明总=50kg,根据G=mg可知:G芳芳总>G小明总,【版权所有:21教育】
∵在水平雪地上,压力等于重力,∴F芳芳总>F小明总;故AB错误;
(2)如图,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说明芳芳对雪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则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要想让风经过过道,过道上下两端的气压应该不同,所以过道上下两端的通风道中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
如A图,过道中有电动机,电动机工作时过道中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气压减小,空气会从过道口流进来而通风,但需要消耗电能,故此方案虽有效但不节能,不合理;
如图B,过道上下两端的通风道相同,所以过道上下两端的通风道中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合理。
如图C,过道上端的通风道有凸起,所以相同时间风经过过道上端的通风道时的路程长,则风速较快,所以过道上端的气压小于下端的气压,所以空气会从过道的下端流向上端,过道中有风通过。此方案不需要消耗其他能量,既有效又节能。此方案合理。
如图D,过道上下两端的通风道相同,所以过道上下两端的通风道中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合理。
故选:C。
二.填空题
14.【解答】解:(1)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前,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和滑板车的总重力,
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和滑板车的总重力,
即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与踏上之前相比,压力变大,但滑板车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不变,
由p=可知,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2)小朋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车向右滑动起来,脚离地后,由于惯性,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
故答案为:变大;惯性。
15.【解答】解:
(1)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当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而乙图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的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的压力增大,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所以乙的方法不合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
p==4×106Pa。
故答案为:(1)乙;压力;(2)4×106。
16.【解答】解:物体B对A的压力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之比:
===;
正方体物体B对A的压强:pB===,
正方体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pA====,
由题意可知:pB=pA,
即:=,
解得:LA=2LB;
根据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可得,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p====,
所以,pB==ρBLBg,
pA==ρALAg+g,
因pB=pA,所以ρBLBg=ρALAg+g,
整理可得:ρBLB=ρALA+﹣﹣﹣﹣﹣﹣﹣﹣①,
由前面解得LA=2LB﹣﹣﹣﹣﹣﹣﹣②
联立①②整理解得:=。
故答案为:1:4;8:3。
17.【解答】解: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4N;
对桌面的压强p===80Pa。
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重力增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可知书对桌面的压强增大。21*cnjy*com
故答案为:80;增大。
18.【解答】解: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
将其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
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将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
19.【解答】解:(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容器底面积S=100cm2=1×10﹣2m2,
由p=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2000Pa×1×10﹣2m2=20N;
(2)如图甲,正放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1S=ρghS<G水,
倒置时,如图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1′S′=ρgh′S′>G水,
比较可知F′>F,即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变大。
故答案为:2000;20;>。
20.【解答】解:机器人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mg=2.4kg×10N/kg=24N,
正常站立时,受力面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2×150cm2=300cm2=3×10﹣2m2,
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
p===800Pa。
故答案为:支持力;800。
21.【解答】解:因为输液时,如果没有这根“闲置”,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这根“闲置”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顺利流出的;
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p=ρ药液gh=1.0×103kg/m3×10N/kg×1.3m=1.3×104Pa。
故答案为:大气压;1.3×104。
22.【解答】解:①历史上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②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
故答案为:大气压强;降低。
23【解答】解:如图可知,ha<hb,且装有同一种液体,由p=ρgh可知,pa<pb,
当阀门打开时,A和B的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
由于容器中装同一种液体水,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开阀门后,液面仍保持相平,故液体不会流动。
故答案为:<;不流动。
24.【解答】解:读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左边小于右边,说明甲中的压强更大,故可以判断甲液体的密度更大。
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根据p=ρgh可知,应增大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故答案为:>;增大。
三.实验题
25.【解答】解:(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2)①想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而深度不同,故选甲、乙两次实验即可;
②在乙、丙两次实验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但是金属盒的方向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根据题意并结合乙、丁两图可知,两杯中的液体密度、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均不相同,故不能得出结论;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故答案为:(1)两侧液面高度差;
(2)乙;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不能;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26.【解答】解:(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
(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由图D、E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E、F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可知,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
(4)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少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D、E;E、F;(3)正确;(4)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
四.简答与计算题
27.【解答】答:由于水流动,汤勺和水流间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快,汤勺和水流之间的空气压强较小,汤勺和水流的另一侧空气流速较慢,空气的压强较大;两侧的空气压力差将汤勺和水流压的靠拢。
28.【解答】解:
(1)小明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2)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F=G=500N,
S=2×10﹣2m2×2=4×10﹣2m2,
小明对地面的压强:
p===1.25×104Pa。
答:(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500N;
(2)双脚站立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是1.25×104Pa。
29.【解答】解:
(1)F=20N,S=5×10﹣8m2,
所以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为:P===4×108Pa。
(2)ρ水=1.0×103kg/m3,g=10N/kg,
所以水的深度为:h===4×104m。
(3)P0=1.0×105Pa,S帽=0.5×10﹣4m2,
所以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为:F′=P0×S帽=1.0×105Pa×0.5×10﹣4m2=5N。
答:(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为4×108Pa。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相当于4×104m深处水所产生的压强。
(3)在同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为5N。
30.【解答】解:(1)水的体积:V=1.5L=1.5×10﹣3m3,
根据ρ=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1.0×103kg/m3×1.5×10﹣3m3=1.5kg,
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m水+m容)g=(1.5kg+0.5kg)×10N/kg=2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5×103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103Pa,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1×103Pa×80×10﹣4m2=8N。
答:(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5×103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